清平乐 以茗芽棕扇寿长乐尉弟,四月三日

朝代:作者: 程文海 体裁:

潮来潮往。

百里遥相望。

喜见卯君初度*,好寄海南拄杖。

萧然四壁坡翁。

要求黄木,无从。

受用一般苦味,奉扬千载清风。

帘卷曲栏独倚。

江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

扑漉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注释注释:这首词又名《江亭怨》,原题于荆州江亭之柱上,故由此得名。

作者并不可考,《冷斋夜话》、《异闻录》等著作言其是吴城小龙女之作,使这首增添一种神秘的色彩。

以词意来看是一个流落异乡的少女感物伤怀思乡想家之作。

但由其艺术手法来看,其内容之深刻,画面之丰富,手法之巧妙,给人感受之丰富不似一个初出笔坛的少女之作。

词的上片描写流落异乡,客居他所的少女思乡远望的画面。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之际。

”怀着难言的哀愁,少女寂寞孤独地倚在栏杆上,面对暮色笼罩下的群山 ,泪眼朦胧 ,遥望故乡。

“泪眼不曾晴 ,家在吴头楚尾 。

”“吴头楚尾”源自宋朝洪刍《耿方乘》,其中曰:“豫章之地,为吴头楚尾。

”这里豫章代指江西,缘由其在吴地之上游,楚地之下游,因此得名。

这句话意思是说少女泪眼朦胧地望着她家乡江西的方向。

上片短短四句,却把少女那种满腔哀怨的感情 ,满目思乡之泪 ,形象与情感、人与物、景与情深然一体。

词的下片 ,写思乡望远的少女内心丰富丽情感。

受惊的沙鸥任意飞翔,而自己却流落异乡,有家难归一股难言的伤感顿上心头。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雪花喻浪花。

扑鹿,象声词,指沙鸥拍翅的声音。

此句用意巧妙,不言少女伤怀,却言沙鸥不受羁绊,实际上把少女离乡后的不自由与沙鸥自由翱翔作了对比 ,通过移情联想 ,她的无限伤感流露纸端。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少女多想抓住眼前这引人深思的景象作诗,然而却在转瞬之间那惊起的沙鸥却消失在苍烟水草丛中了。

多么形象,又是多么生动,一幅少女思乡感伤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美的愉悦。

这首词妙语横生,妙意满目。

语句不多但词意深远 ,给人留下广阔的联想 ,使人余味不绝。

古人云“ 用意十分 ,下语三分 ,可几风骚 ”(《词人玉屑》),本词的境界几近于此。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749002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