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朝代:作者: 刘敏中 体裁:

蜂房蚁户。

总是容身处。

脚底东西南北路。

万古人行人住。

出家何必离家。

求仙不用餐霞。

但得花开酒美,老夫欢喜逾涯。

繁华敢望。

自喜清贫状。

老屋三间空荡荡。

几册闲书架上。

客来或问中庵。

平生虎穴曾探。

隐几悠然不答,窗间笑指山岚。

东风依旧。

著意随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

天色清明厮句。

去年紫陌朱门。

今朝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知他几个黄昏。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作者在京任职期间为感爱妾之逝而作,为悼亡词。

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绾合在一起,对爱妾寄予了深挚的悼念。

起首二句写春风轻拂垂柳,语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简单,但却层折多变,富于婉约特色。

句中的隋堤,指汴河一带的河堤。

相传隋炀帝时开运河,自洛阳至扬州,沿堤广植杨柳。

初春时节,和煦的东风轻拂隋堤上的杨柳,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

而“著意”二字,更把东风拟人化。

言外之意仿佛是说,自然界的东风对杨柳尚如此多情,而现实生活中的词人却如此孤单,再也得不到亲人的怜爱。

词中写的是物态,蕴含的乃是人情。

这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依旧”二字,也就是说去年今日,正是东风骀荡、杨柳婀娜的时节,他和爱妾曾在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春光 。

可是今日重来,东风依旧,人事全非,怎不让人心伤。

第三句蝉联首二句。

东风对杨柳的“著意”,主要体现在一个“搓”字上。

此字以俗为雅,说东风轻拂杨柳,给人以轻轻搓揉、抚摩之感。

在东风搓揉之下,柳枝上遂呈现出“鹅儿黄”的颜色。

鹅儿黄,指柳色的嫩黄。

杨柳初绽的嫩叶,宛如雏鹅的羽绒 ,而这惹人喜爱的颜色,竟是东风搓出来的,真是奇绝之笔。

“天气清明时候”总括前文,在写景中蕴含一股淡淡的哀愁。

过片对仗工整,词意对比鲜明。

“去年紫陌青门”,与上片“东风依旧”相映射,是回忆从前在郊外与爱姬共同游赏之乐。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如唐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云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

”青门,汉时长安灞城门之别名,此处借指汴京城门。

“雨魄云魂”,语本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以之形容爱妾死亡之后,魂魄飘荡,有如朝云暮雨,非常恰切。

词笔至此,悼念爱妾的主题便趋于明朗化。

结尾二句,悲哀的抒发,至于极点。

“断送一生憔悴 ”,意即逗引得词人一生憔悴。

是春风在多情地抚弄杨柳,是清明时候的恼人天气,是爱妾业已消逝的雨魄云魂是这许多撩人愁绪的往事,触目惊心的现实 ,逗引得他黯然神伤而导致一生憔悴。

尤其在黄昏时刻,烟霭迷茫 ,景色惨淡,“能消几个黄昏”在失去爱妾的词人看来,仿佛来到一个催人泪下的境界 。

明人沈际飞评曰:“‘能消几个黄昏’,恒语之有情者。

‘能’字更吃紧。

”(《草堂诗余正集》卷一)确实,著一“能”字,则加强了感情的深度,更富于感染力量。

这首词虽悼爱妾,非念正室,但其中沉痛哀伤之情 ,似不下于东坡的悼妻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如近人俞陛云所评,“抚今追昔,人之常情。

此词结末二句,何沉痛乃尔!

”(《宋词选释》)。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751694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