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注释原注: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坠高堙庳,以害天下。

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

”(韦昭注:“贾侍中〔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

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毛按:诸说不同。

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

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他死了没有?

没有说。

看来是没有死。

共工确实是胜利了。

注释:烂漫:色彩鲜丽。

霄汉:高空。

龙冈:地名,在江西永丰县。

千嶂:许多高山。

张辉瓒(zan4):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兼任江西剿匪总指挥,俘虏后被红军斩首,其头装在木笼内扔入赣江。

天半:半空。

不周山:传说中的山名。

毛的原注:这首词和另外五首一同发表于《人民文学》六二年五月号。

这个原注是毛的秘书田家英查了有关共工的古典文献后,毛加上去的。

题解:一九三零年八月五日,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

何说,“各省从前剿匪,大都不免省界观念,能将匪共驱出省界即为了事。

故匪等东击西串,不能根株尽绝,反而愈延愈广。

国府因见及此,特命行营负此专职,统筹兼顾,谋根本解决,以矫正前此之流弊。

”自此从以前的各省“会剿”改为中央领导下的“围剿”。

一九三零年十月七日蒋介石占领郑州,胜利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

十二月七日,蒋至南昌布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

十二月三十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

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

一九三一年四月,何应钦调集二十万军队作第二次大“围剿”,这就是下阙的“二十万军重入赣”。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868841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