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新春用遁庵兄韵
料峭东风,吹醉面、向人如旧。
凝伫立、野禽声里,无言搔首。
庭下梅花开尽也,春痕已到江边柳。
待人间、事了觅清欢,身先朽、菟裘计,何时有。
林下约,床头酒。
怕流年不觉,鬓边还透。
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
把春光、分付少年场,从今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高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
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注释[内容评析]起首「拂拭残碑」三句说石碑上宋高宗赵构手书的「精忠岳飞」四字仍隐约可见。
「慨当初」三句说宋高宗称帝后,北有金兵压境,南有群盗骚扰,岳飞抱着尽忠报国的决心,破李成、平刘豫、斩刘么,扫平了闽粤赣等地的内患,深为高宗和朝廷倚重,所以高宗手书「精忠报国」四字以褒奖。
「岂是功成」二句意说难道大功告成就该死了吗?
只是事过境迁,即使说尽好话也枉然了。
「最无端」三句说岳飞入狱后,大理寺官员都说岳飞无罪,韩世忠质问秦桧,秦桧回答说岳飞之罪「其事体莫须有」。
当时上书为岳飞辩白的人很多,高宗、秦桧等却一意孤行。
「岂不念」四句直指宋高宗而言。
难道是忘记了金人的南侵,徽宗、钦宗所受的屈辱?
非也。
只是因为想到徽宗、钦宗若回来,「此身何属」高宗又将归属哪里呢?
他就做不成皇帝了!
「千载休谈」二句进一步申述高宗必杀岳飞的原因。
当时的南渡也是因为怕中原恢复之后,不能再当皇帝啊!
「笑区区」三句说秦桧会有何能耐,他之所以翻云覆雨,杀害岳飞,力主屈辱苟安,只不过是刚好迎合了赵构的心意罢了。
咏史词贵在一针见血地戳破本质。
关于岳飞被害事,人们一般认为罪在秦桧。
这首词却独说:「笑区区,一桧有何能,逢其欲。
」将矛头直指皇帝,颇有见地。
整首词感情沉着而慷慨,议论痛快而淋漓。
[难词注释]①敕飞字:敕,帝王下给臣子的诏命;
飞,指南宋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
②难赎,指难以挽回损亡。
③疆圻蹙:疆域缩少,指金人南侵,南宋的版图已远小于北宋。
④徽钦辱: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直逼宋都汴京,宋徽宗赵佶见事不可为,急忙传位给钦宗赵桓。
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汴京,掳徽宗、钦宗二帝北还,北宋由此灭亡。
⑤南渡:徽、钦宗二帝被掳后,赵构以康王入继大统,是为高宗。
他不知耻,不念父兄,自汴梁(开封)迁都临安(杭州)以图偏安,史称南渡。
⑥桧:指秦桧。
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南京市)人。
政和五年进士。
靖康二年,随徽、钦二帝至金,四年后,金将他放还。
高宗任以礼部尚书。
绍兴年间为相,深受宠信,力主议和,杀害岳飞,镇压大批主战派。
为人阴险狡诈,在位十九年,罪恶累累,恶贯满盈。
⑦逢:迎合。
欲:愿望,需要。
http://www.china10k.com/simp/history/5/55/55b/55b07/55b07041.ht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7243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