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山居即事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

闲日永,眠黄犊。

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

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注释注释①词写山居生活,显然罢官家居之作,但不知作于带湖还是瓢泉。

此赋山居之乐。

上片写乐在自然景色幽美绝胜,词人置身其间,耳闻目接,心感神受,把盏痛饮,细读《离骚》,俨然“名士”风韵。

下片写乐在农村风光、乡土人情。

前六句风调雨顺、农桑丰收美景,结二句农村父老淳朴情谊。

“若要”两句,一篇主旨:景美,人美,生活美;

人该知足,知足者长乐。

②“泓(hóng虹):水深貌。

一泓,犹言一潭深水。

澄绿:澄清碧绿。

③“更何处”两句:言一对争相逐水戏嬉。

杜甫《春水》诗:“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鸂鶒(xǐchí洗池):水鸟名,形略大于鸳鸯,色紫,成双而游,故亦称紫鸳鸯。

④“细读”两句:边读《离骚》边饮酒,赏竹又何碍于食肉。

细读《离骚》还痛饮:《世说新语·任诞篇》:“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饱看修竹何妨肉:苏轼《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辛词则谓赏竹和食肉两不相碍。

⑤“有飞泉”两句:更有山泉飞泻,似日日捧出千斛明珠。

⑥“春雨满”四句:言秧苗喜逢春雨,牛犊闲眠昼永。

日永:白天漫长。

⑦“看云连”两句:言田野片片麦熟如黄云连天,蚕房簇簇新茧似白雪堆山。

⑧“若要”两句:谓如果知足,眼前的一切足以使人满足;

如果不知足,则究竟何时方得满足。

按:这两句自我劝解应该知足。

作者在《瑞鹧鸪》一词中也说:“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

”⑨“被野老”两句:言老农热情相邀到枇杷园中去尝新。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7431249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