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送李清甫赴西蜀提刑副使

朝代:作者: 刘敏中 体裁:

万古云霄,谁办得、妙龄勋业。

长有恨、君恩未报,鬓毛先雪。

紫诏俄从天关下,绣衣已逐星轺发。

但七千里外望闱,三年别。

忠与孝,心应切。

行与止,君须决。

说蜀中父老,望君如渴。

地迥无妨鹰隼系,山深要静狐狸穴。

着新诗、收拾锦城春,归来说。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攻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注释①作于淳熙十一年(1184)冬,时稼轩罢居上饶。

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曾两度任江淮、荆楚、福建、广南路的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信州为当时主要产铜区,故李正之常驻信州。

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

稼轩作此词送行。

提刑:提点刑狱使的简称,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监察事务。

起笔缴足送行题面,“东北”一联气势磅礴,不惟文武兼领,且用事恰切,寓意深刻。

下片历数入蜀景色———庐山瀑、赤壁浪、铜鞮月,以阔其心胸,壮其行色。

结韵回应篇首,万里雪飘,寒梅怒放,人品、友谊、别情,一总囊入,豪迈隽永,韵味无穷。

②蜀道登天:李白《蜀道难》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

他们身着绣衣,以示尊贵。

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

③“还自叹”三句:已值中年,最不堪离别之苦。

据《世说新语·言语篇》,谢安曾对王羲之说:“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④“东北”两句:以蜀中历史人物相勉,希友人在文治武功上作出贡献。

“东北”句: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曾上《出师表》以明志,正切稼轩伐金心意。

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

“西南”句: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西汉武帝时,唐蒙不恤民意,蜀中骚乱。

武帝命司马相如作《喻巴蜀檄》,斥唐蒙而安抚蜀民。

西南:川蜀地处西南。

檄(xí席):檄文,即告示,指《喻巴蜀檄》。

⑤“把功名”两句: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

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

如椽(chuán传)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典出《晋书·王珣传》:“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

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⑥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

稼轩曾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

⑦“要新诗”四句:请友人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

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轼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词和《赤壁赋》凭吊之。

词的起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辛词的“千古浪”即由苏词而来。

铜鞮(tí提):铜鞮在今湖北襄阳。

唐人雍陶《送客归襄阳旧居》诗:“惟有白铜鞮上月,水楼闲处待君归。

”⑧“正梅花”两句:暗用陆凯寄梅事。

《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相善,陆自江南寄梅一枝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7490670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