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题钓台 君房侯霸字也。子陵有 君房

朝代:作者: 张野 体裁:

钓台千尺,问谁曾占断,一江新绿。

试拜先生眉宇看,何地可容荣辱。

遥想当年,故人邂逅,以足加其腹。

书生常事,可怜惊骇流俗。

应恨惹起虚名,平生正坐,误识刘文叔。

笑杀君房痴到底,燕雀焉知鸿鹄。

万叠云山,一丝烟雨,比得三公禄。

高风千古,冷香聊荐秋菊。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

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

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

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

宁委涧,嫌金屋。

宁映水,羞银烛。

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竞爱东邻姬傅粉,谁怜空谷人如玉。

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

注释注释:“众芳摇落独鲜妍 ,占尽风情向小国”。

旧时文人常用梅象征一种高雅的精神境界,曾写下数不清的佳作。

林逋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沓浮动月黄昏”就被誉为能“ 曲尽梅之体态”。

何逊作《早梅诗》也多为世人称道。

刘克庄任建阳令时,知道有一位姓范的建安人十分爱梅 ,不但在自己别墅周围种上梅树称之为梅谷,并且还自号为梅谷。

有感于此,刘克庄便为其写了这首梅谷词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结构上 ,这首词上半阕完全通过衬托写梅。

“骨冷”以下四句写月、寒、暮、竹、主人,系用梅谷的环境烘托梅的姿质;

而在此之前的开头四句,却先用作者的“ 赤日黄埃 ”的环境来反衬梅谷的清幽,到“想主人”两句再用范尉对梅谷的钟情来衬托梅的可爱。

总之,上片充分运用了衬托法写梅,为下片的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

还需要说明的是 ,作者使用了前人的两个成句。

“几株幽独”化用姜夔《疏影》:“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刘克庄虽只用了“几株幽独”四字,但可以启发人们联想到姜词的精彩描写。

“ 想主人杖履绕千回”,撷自辛弃疾《 水调歌头 》:“ 先生杖屦无事,一日绕千回 。

”也是暗用辛弃疾对带湖的感情来衬托范尉同梅谷的关系。

这两个典故的使用,既恰当又自然,十分成功。

在上半阕的衬托下,下半阕开始了对梅花的直接描写。

“金屋 ”,“ 银烛”,“东邻姬傅粉”,均巧化典故 。

金屋、银烛是人间最豪华而又不免靡烂的享受,委涧、映水则是清寒而高洁的志趣。

“ 出群风韵”写精神,实际上包含着“ 宁委涧”、“宁映水”的孤高;

“背时装束”写外形,也象征着不合时宜的品质。

这两句突出了梅花是高洁与不合俗流的完美同一。

以上六句在取舍中形成对比,盛赞了梅的神韵标格,也暗示出人的精神境界。

最后四句描写世俗趋向,“竞爱”“谁怜”“ 笑”“漫”等词语渲染了世人的庸俗心理,对比之下,以梅谷自号的范尉及深情赋梅的作者的人格,也就表现得分外清雅。

“咏物固不可不似 ,尤忌刻意太似 ”。

这首词,处处可见梅的奇神秀骨,但想从中找出对梅的形、色、味等特征的具体描叙,却完全是徒劳的。

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品味出绘“神”与绘“形”的关系来。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7495356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