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闺思

朝代:作者: 王寂 体裁:

疏雨池塘,一番雨过香成阵。

海榴红褪。

燕语低相问。

冰簟纱Ε,玉骨凉生润。

沈烟喷。

日长人困。

枕破斜红晕。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

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

一帘疏雨。

梦里寻春去。

注释注释:《遗山集·古意》诗云:“二十学业成,随计入咸秦。

“又《遗山乐府》有《蝶恋花》词,题为“戊辰岁长安作”。

元好问十九岁时,随叔文官陇城(今甘肃天水),因参加秋试,在长安住过八九个月;

二十一岁时扶叔文丧由陇城还乡里,其后未再到秦中。

此词大约作于金章宗泰和八年戊辰(1208 年),是年元好问十九岁。

诗中曰“二十”,盖举其成数。

这首词所表现的是传统的伤春主题。

但不是浓重的感伤,而是淡淡的怅惘。

词人是年轻的,情调也是健康而执着的。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 。

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而画面见于文字之外 。

“沙际”犹言水边。

为什么说春从水边归去呢 ?

春来先遣杨柳青 ,是春在柳梢头;

而暮春时节 ,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 。

故吟咏“沙际春归”四个字,乃觉无字处有意,空白处皆是画 。

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诗思奇妙。

不说自己思春恶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 ,犹自痴情挽留。

词牌有《留春令 》,绿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

或许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过是作者设置的一种境界,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

这是词体幽微宛转处,作者掌握和运用得很成功。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二句,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王安国的《清平乐》:“留春不住 ,费尽莺儿语”。

黄庭坚《清平乐》:“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月兆 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

上述诸作,或问花,或问鸟,不论是落花还是莺啼,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

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 ,乃更无可问讯 。

“花落莺无语”,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词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

起句既说“ 春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

问而无答,则继之以远眺、寻觅。

“漠漠烟中树 ”,意象似从谢眺“ 远树暖阡阡 ,生烟纷漠漠 ”。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化来,是高楼远眺之景,又仿佛“涉涉吟怀”的物化形态。

极目远望,不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生中,求得好梦 ,梦中去寻觅了。

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深 。

现实之春确已逝去 ,而词人不作绝望颓唐之想,还要到梦境中去追寻。

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正反映了词人年轻健康的心理情绪。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7676710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