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朝代:作者: 严仁 体裁: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胡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

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注释注释①晴绿:指池水。

②奁:镜匣。

评解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春愁。

上片写庭园春色。

西园春风,花繁蝶乱,池水晴绿,落红满径。

下片写春闺怀人。

尽日相思,罗带渐缓,明镜照愁,盼君速归。

通篇构思精巧,婉丽清新。

为历代词家所赞赏。

集评黄昇《花庵词选》:次山词极能道闺闱之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深情委婉,读之不厌百回。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明镜照愁,常语也。

作者“宝奁”七字,古意深思,独标新警。

---------------------------在现存的词作里,严仁有词三十首,其中一半以上写闺情 。

“ 闺情”,在唐宋词里是写作量占多数的一种题材。

这种词的表现手法多样 ,或雕琢 ,或白描,但有创意,新颖别致的倒为数不多。

而本词却有其独到之处。

本词采用常见的上景下情的写法。

但其写景却在动与静对比的同时,用暗示衬托出思妇的情怀。

小园内春光烂漫,杂花竞放,但思妇的视线却只有小园西畔的一片荠菜花,此时荠菜开出繁密的白色小花,引来许多上下纷飞的蝴蝶。

“繁 ”和“乱”是以荠菜花和蝴蝶的形态和活动反映出春事已深 。

“ 只在 ”两字暗示春风仅仅在园中停留 ,却不光顾寂寞的深闺。

荠菜本是可食之野菜 ,而她无心踏青挑菜 ,以致听任荠菜长得遍地都是;

“ 花繁 ”,不仅形容荠菜长得茂密,又从另一角度暗示了思妇因思春而无意游赏的心情。

词人借思妇的目光,将关注点转移到池塘和花径上。

“冰池”指水面光洁如冰,莹澈清碧。

“照还空”,形容冰池在阳光之下显得透明无比。

“香径 ”写落花堆满小路,送来阵阵芳馨。

“ 吹已断 ”,是说枝头花瓣都已被风吹落在地 。

从这一泓碧水 、一条花径的静景场面中 ,衬托出思妇幽闺寂寞 、尽日凝望的神态。

这种以写景为主而景中有情的写法,过渡到下片抒情,使得全词融为一体。

下片所写的相思之情,主要是以间接而曲折的手法来反映的 。

游丝 ,是飘荡于空中的昆虫之丝,说“恨游丝短”是用以反衬自己情意之长。

由于相思而日益消瘦,亦不直接说出,只用“ 罗带缓”来暗示。

这种写法在《古乐府歌 》:“ 离家日已远,衣带日趋缓。

”中有表现。

《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亦有“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之句,不过前者是游子口吻 ,后者是思妇之辞 。

这里间接地刻画出由于离别日久相思不已而渐趋消瘦的思妇形象。

结尾两句设想新奇,以构思别出心裁而为人称道,是承上面“ 罗带缓 ”而进一步悬拟他日归来相见时的情景。

这样的手法更显示出相思之苦。

词人并未使用直接诉陈因怀人而憔悴之语 ,而是曲折地说 :梳妆匣里的圆镜不会欺人,待你归来之日可以看到思妇消瘦的容颜 。

这种间接的写法看似痴语 ,其实是至情的流露。

本词运用反衬 、暗示 、间接等手法,使词意婉转层深,独具韵致。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7888274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