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朝代:作者: 张孝祥 体裁: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

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

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

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注释注释:这首词或题秦观作,字句亦略异。

词写一位女了从傍晚到深夜的春愁。

主人公的感情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风格清婉淡雅,读时须细细体味,久而方知其味。

上片写傍晚。

开头二句写环境同时暗中引出人物。

《生查子》是个小令,形式宛如两首仄韵的五言绝句,篇幅短小,不能尽情铺叙,用笔务须精神。

因此它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即照顾到人物,抓住主要特征,勾勒几笔。

远山以眉言,杨柳以眼说,便是抓住未出场的女主人公最传神的地方加以暗点。

远山,是古代一种画眉的式样。

《西京杂记》卷二云:“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

”宇文氏《妆台记》还说因受卓文君影响,时人效画远山眉 。

“媚柳开青眼”,本谓柳叶初生,细长如人之睡眼初睁,饶有媚态。

元稹《生春》诗第九“何处生春早?

春生柳眼中 ”,即指此。

通常诗词中皆以柳叶比眉,这里词人为了避免落套,而以柳叶形容美人之俏眼,用语可谓新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韦庄《荷叶杯》词云 :“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 。

”可见远山眉往往含有愁情。

一双远山眉、新柳眼,已隐隐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淡淡哀愁。

三、四两句逐渐写到人物所处的环境 。

“楼阁”乃女子的居处 ,“帘幕”乃室内陈设的帷幕,有时也指帐子。

贺铸《减字浣溪沙》有“楼角红绡(一作初销 )一缕霞”句 ,色彩明丽,此词“楼阁断霞明”,与贺词词境近似。

“帘幕春寒浅”,表明此刻女子正无聊独处,渐觉阵阵微寒飘入妆楼,传向罗幕。

他没有围,似可窥见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过片二句写夜间女主人公的活动。

比之上片写傍晚景色,又更加细致一层。

然细品词意,此乃写女子长夜难耐的心情 。

所谓“杯延玉漏迟”(作秦观词者“延”字为“嫌”),是说主人公以酒销愁,但觉时间过得太慢,正是俗语所说的“欢娱嫌夜短,愁苦怨更长”了。

烛怕金刀剪 ”,是说把烧焦了的烛芯剪了一次又一次 ,以至不堪再剪。

这是描写女子独对孤灯,坐待天明。

这两句中,杯和烛本为无知之物,但词人却把它们拟人化,竟说酒杯也嫌漏刻过于迟缓,蜡烛也怕剪刀剪得频繁 。

语似无理 ,然而词中的无理之语,往往是至情之语。

其心情之痛苦,自是不言而喻了。

最后二句,以振荡之笔写静谧之景,遂使词情扬起,色调突然趋向明朗。

从词中写景来看,先是写傍晚时的霞明,次是写夜深时的烛暗,至此则让钻出云缝的明月,穿帘入户。

词中人物的感情也仿佛随着光线的变化,时而阴沉,时而开朗。

其中“忽飞来”三字,表现月色之突然明朗,心情之突然畅快,非常准确。

写月亮如此生动 ,在整个宋词史上也极其突出。

苏轼《洞仙歌》“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明月本在天空 ,因帘开而照入,人或未觉也 ;

“月色忽飞来,花影和帘卷”,天空本无月色,忽尔突现如天外飞来,人遂卷帘而欢接之,则是有意去看月。

有如中夕孤独无聊,见客至而起迎,虽本非所盼,亦有胜于无。

从另外一头看,也似乎是月亮对人有情,在女子深居寂寞之际,忽然拨云而出,殷勤下顾。

诚如东坡词所谓“明月多情来照户”(《渔家傲·七夕》)。

一笔而四面玲珑,堪称高手。

“花影和帘卷”,也是极富含蕴的名句。

张先《归朝欢》词云 :“曈曈,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 ”,是写日间情景。

此词在构思上可能受到他的影响,但时间放在夜里,日影改为月影,却别具一番情趣。

月光忽然照进室内,闺中人要卷帘看月,把照在帘幕上的花影也一齐卷起了。

月色未现时原无花影,“花影和帘卷 ”显然在“月色飞来”之后。

不说看月而说卷帘,说卷帘又用“花影和帘卷”这样优美精致的词句来表述,不纯是以景结情,还通过行动以表达内心。

此刻闺中佳人是怎么想的呢,作者没有明言,只是把这种带有象征意味的景象呈现出来,让读者去想象,去品味。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8141612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