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令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对迎。
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注释注释:吴山:泛指钱塘江北岸群山。
越山:泛指钱塘江南岸群山。
争忍:怎么忍心。
泪盈:含泪欲滴。
①谁知离别情:一作“争忍有离情”。
②同心结:将罗带系成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象征定情。
③潮已平:指江水已涨到与岸相齐。
评解这首小词寄离情别意于山容水态之中,颇有民歌风味。
上片写景,景中衬情;
下片抒情,以情托景。
上下片和谐对称,不仅词中有画,而且画中有意,真实地表达出离愁别恨。
是一首明白如画而又含蓄不尽的佳作。
集评彭孙遹《金粟词话》: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
乃其《长相思》惜别词云云,何等风致。
闲情一赋,讵必玉瑕珠颣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短词,寓情于景,将送行妇女的离愁别恨融于对山水无情的怨意之中,别具一格。
----------------------------此词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 ,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优美的语言,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破坏,被迫与心上人在江边诀别的悲怀。
上片起首两句,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画出钱塘江两岸山明水秀的江南胜景 。
接下来两句,以拟人化手法移情寄怨,借青山无情反衬离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诀别时的痛苦。
过片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
写行者与送者。
临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
结拍两句含蓄点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并以分别后的一江恨水抒写有情人的离情别绪。
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
“结未成”,喻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
不知是什么强暴的力量,使他们心心相印而难成眷属,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来此洒泪而别。
这两句以景语作结,创造出一个隽永空茫、余味无穷的艺境。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8813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