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云闲晚溜琅琅。
泛炉香。
一段斜川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
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注释注释:原序:九日种菊西岩 ,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
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 ,风泉悲鸣 ,炉香蓊于岩穴。
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这是蔡松年退隐山林之后所作出的一首小令。
种菊西岩,夜置酒,与友人陈公辅对钦赏乐。
花香,泉清,炉香使人陶醉,于是作词一首。
小词字不多,仅36 字,然而却给人留连其中,周而忘返的迷人境界。
一个“清”字概括了这一境界的特点:泉水清澈,月光清凉,其清在色,在感。
水流琅琅,琴质如玉,其清在声在乐。
青松黄菊,炉香菊气无一不使人感到清新、淡雅,使人陶醉于纯朴清澈的自然中,超脱出纷乱烦杂的世界。
作者对退隐山林 ,种菊南山的陶渊明十分敬仰,字里行间透出到陶的倾佩 。
“斜川松菊 ”似与陶渊明 ”与二三邻曲 ,同游斜川”同趣。
陶渊明的清旷高古的精神 ,与陶借松菊抒发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无一不令作者折服,不自觉地便流露纸端,见于词上。
这首词与平常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抒情而不露痕迹。
表面看上去纯乎写景,不言世事人情,以白描的手法描写了闲云菊芳的外在展现。
但实际上闲云松菊,此情此景不正是人们追求的那种陶渊明式的境界吗?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8820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