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朝代:作者: 洪咨夔 体裁:

平沙芳草渡头村。

绿遍去年痕。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注释注释: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今属浙江临安)人,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曾因正直纳谏而被疏远,至理宗时颇受知遇,官至刑部尚书,拜翰林学士,为一朝名臣。

洪咨夔的词,应酬和答作品占多数,不过写得倒是慷慨激昂。

他有两首抒情小词:一是这首《眼儿媚》,一是《 卜算子》(簸弄柳梢春),写的是“闺情”,较为新颖别致。

这首《 眼儿媚》,写一闺中妇人期待情人回归的感情。

她所期待的人,似乎已离别经年;

归期已定,但天晚了,人还没有回来。

词中的“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 。

”借写景,点出这个闺人的住地,靠近沙边渡口的村庄;

又从芳草重绿,透露她和意中人的离别,也已是“去年”之事了。

借景点事,而对事的“点破 ”却很不着迹,真是草色有“ 痕”而人事无“痕”。

接下去三句:“游丝下上,流莺来往,天限销魂”,又突出春天的两种景象,借以写情。

这里的“流莺”句写的是泛景,“ 游丝”句则写到细处。

两句对偶匀称,又从“ 显 ”、“微”的不同角度,涵概了整个春光。

春光如此美好,人见之却“ 无限销魂”。

这“销魂“是被春光陶醉呢?

还是别有因缘呢?

词中没有明白点出,颇见含蓄之妙。

下片起二句:“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沉温。

”她住在“绮窗”佳屋之中,能用“ 金鸭 ”炉烧“水沉”香,生活高贵 ,由此点明了这位闺中人的身份,居宁静之新,却无浮华之心。

同时,作者又暗暗点出上片“销魂”的内容:不是陶醉于春光,而是抱着怀人的幽思。

词的深层脉胳,到了这里才开始显露,使人了解它的主旨所在。

这种显露,仍然力求了无痕迹。

结尾三句,又以写景烘托人物形象,浓化人物心情,是意旨点明后的加意渲染,也是回味词的整体的传神笔墨,写得高妙而又自然。

在花下,在“子规声里”而“立尽黄昏”的佩环,又当然是情深可爱的了。

写花影、写鸟声,都巧妙地烘托出人物的美好、可爱的内外形象。

这首词写得格调婉约秀丽,表现出作者这个被许为“鲠亮忠悫”的名臣的感情世界中的悱恻缠绵的一面,是洪词中较为别致的佳作。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8869023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