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注释注释:第 331 页[①]清晖:指山光水色。

第 331 页[②]娱人:使人喜悦。

憺(dàn淡):安闲舒适。

这二句出于屈原《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分忘归”,意思是说山光水色使诗人心旷神怡,以致乐而忘返。

第 331 页[③]入舟句:是说乘舟渡湖时天色已晚。

第 331 页[④]林壑:树林和山谷。

敛:收拢、聚集。

暝色:暮色。

霏:云飞貌。

这二句是说森林山谷之间到处是一片暮色,飞动的云霞已经不见了。

第 331 页[⑤]芰(jì技):菱。

这句是说湖中芰荷绿叶繁盛互相映照着。

第 331 页[⑥]蒲稗(bài败):菖蒲和稗草。

这句是说水边菖蒲和稗草很茂密,交杂生长在一起。

第 332 页[⑦]披拂:用手拨开草木。

第 332 页[⑧]偃(yǎn掩):仰卧。

扉(fēi非):门。

这句是说:愉快地偃息在东轩之内。

第 332 页[⑨]澹(dàn淡):同“淡”。

这句是说个人得失的考虑淡薄了,自然就会把一切都看得很轻。

第 332 页[⑩]意惬(qiě窃):心满意足。

理:指养生的道理。

这句是说内心感到满足,就不违背养生之道。

第 332 页[11]摄生客:探求养生之道的人。

此道:指上面“虑澹”、“意惬”二句所讲的道理。

说明石壁精舍是作者的庄园始宁县(今浙江省上虞县)始宁墅附近的佛寺。

湖,指巫湖。

景平元年(四二三)秋,诗人辞去永嘉太守的官职,回到始宁墅过着“岩栖”的生活。

石壁精舍是他经常去游玩的地方。

他居住在南山,石壁精舍在北山,往返都要经过中间的巫湖。

这首诗就是写诗人从石壁精舍返回住所的经历和感受。

从出谷时所见的山水清晖,写到入舟时见到的云霞、菱荷和蒲稗,又写到登岸后的趋南径、偃东扉,始终紧扣住一个“还”字,写得井然有序。

最后四句虽然仍是表达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却能把抒情和议论比较自然地结合起来,并不象其他诗的结尾那样生硬、累赘。

--------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8922462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