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负疴颓簷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注释〔说明〕此诗作于晋义熙十二年(416),陶渊明五十二岁。

萧统《陶渊明传》说:“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

所住公廨,近于马队。

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从诗中“意中人”等语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周续之等三人亦为知交好友。

陶渊明认为他们校书讲《礼》,十分勤苦,这是对孔子之业的发扬光大,值得赞扬;

但他们的所居之处近于马队,与所从事的事业极不相称,未免滑稽可笑。

所以诗中有称扬,也有调侃,最终以归隐相招,表明了诗人的意趣与志向。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2)。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3)。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4)?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5)。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6)。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7)。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8)。

愿言海诸子,从我颖水滨(9)。

〔注释〕(1)周续之:字道祖,博通五经,入庐山事释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号称“浔阳三隐”。

祖企、谢景夷:据萧统《陶渊明传》所记,二人皆为州学士。

郎:对男子的尊称。

逯本此诗题作《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按“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语本萧统《陶渊明传》,后人引以为注,遂讹添诗题,不足信。

(2)疴?(ē婀):病。

颓檐:指破败的房子。

颓:倒塌,衰败。

欣:欢喜。

(3)药石:治病的药物和贬石。

泛指药物。

闲:间,间断。

意中人:所思念的人,指周续之等三人。

(4)寻、常:古代计量长度的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

邈:遥远。

这两句是说,我和你们相隔很近,但为什么道路显得那么遥远?

(5)周生:指周续之。

生,旧时对读书人的称呼。

述孔业:传授孔子的儒教。

祖、谢:祖企、谢景夷。

响然臻(zhen 真):响应而至。

臻:至,到。

(6)道:指孔子的儒家之道。

向:将近。

复斯闻:“复闻斯”的倒装。

斯:这,指“道”。

(7)马队:指马厩,养马之处。

讲肆:指讲堂,讲舍。

校(jiao 较)书:校对。

订正书籍。

勤:勤苦。

(8)老夫:作者自指。

尔:你们。

(9)言:语助词,无意义。

诲:劝说。

颖(ying 影)水:河名,发源于河南登封县境,入安徽省境淮水。

晋时皇甫溢《高士传》记,传说尧时有位隐士叫许由,隐居于颖水之滨,箕山之下,尧召他出来做官,许由不愿听,洗耳于颖水。

陶此诗意在以隐居相召。

〔译文〕破败茅屋抱病居,终日无事可欢欣。

药石时而得间断,经常思念我友人。

彼此相隔并非远,路途遥遥是何因?

周生传授孔子业,祖谢响应遂紧跟。

儒道衰微近千载,如今于此又听闻。

马厩岂能作讲舍,尔等校书太辛勤。

我虽年迈有所好,愿与你们作近邻。

真心奉劝诸好友,随我隐居颖水滨。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9032331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