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
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
道傍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
如何诉。
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
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
後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注释注释:这是封建社会中比较常见的爱情悲剧。
复古隐瞒了家中娶妻的实情,而富象翁又因爱戴之才将女许之,婚后二人产生了爱情,女方尤其炽烈。
所以,当三年之后,戴如实告以真情并不得不舍妻归去时,其妻不仅婉言劝父,且以所有装奁赠夫并以身殉情。
此词是戴复古妻诀别丈夫之际所作 。
以词情与本事相印证,则此词实为其生命与爱情之绝笔,显然比戴词更为感动人心。
“惜多才,怜薄命 ,无计可留汝 。
”起笔三句,即说尽全部悲剧。
这里的“多才”不仅指富于才华的人,它也是宋元俗语,男女用以称所爱的对方。
这里是戴复古妻用以称其夫。
父亲爱复古之才,以女儿嫁之。
这在现代人看来已有荒谬意味,更离奇的是婚后女儿竟深深爱上了复古,这是幸事还是不幸?
谁料到丈夫竟然已结过婚!
这个消息无异于五雷轰顶,但事到如今,自己仍然爱你,只能自伤命薄,尽管千方百计要挽留你,却无法挽留下你。
“ 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 。
”在这诀别之际,展开花笺,又揉碎花笺,怎能忍心写下让人肝肠寸断的诀别辞句?
揉碎二字,将女词人与丈夫诀别之际痛苦无奈的心情展现无遗。
所揉碎者,非花笺,乃心也。
“ 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 。
”此四句写至眼前分手之情景。
道旁杨柳依依,就象那惜别之情,依依不舍。
此句用《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成句,亦是用乐景写哀。
“千丝万缕 ,抵不住、一分愁绪”,愁绪却比柳丝多上千万倍呵!
此三句一气流贯,比兴高妙,委婉而深沉地表现了缱绻柔情与无限悲伤,确是词中不可多得的佳句。
“如何诉。
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 。
”事至今日,从何说起?
又有何可说?
今生今世,夫妻缘分,从此结束。
是父亲当初把我轻率地许配给你啊。
这对于我,是可喜还是可哀之事?
末句哀而不怨,甚可玩味。
女词人对丈夫仍然是爱的。
如果有怨,恐怕主要也不是怨丈夫之不诚,不是怨父亲之作主,而是自怨命薄,如起笔之所言。
这正是性情柔厚的女词人当时应有之心态。
实际上,事到如今,怨又有何用?
“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 。
”言简情长 ,说得十分深刻。
意思是:当年你曾说,只要我喜欢,连天上的月亮你都能摘下来送给我,这可不是作梦时的梦话啊!
可仅仅三年,誓言竟已成空。
紧接着,结曰:“ 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 、浇奴坟土 。
”今日一别,便是永诀。
只希望你若重来此地,如未忘情,请把一杯酒浇在我的坟土上。
意谓你若不忘记我,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可以瞑目了。
结笔所提出的唯一要求,凝聚着女词人执着热烈的爱,高于生命的爱。
情之所钟,可以震撼人心。
戴复古妻无疑具有高尚的德性:善良、宽容、坚贞。
她对于爱情生死不渝的态度,决不仅仅是由于从一而终的道德观念,更重要的是基于自己纯洁挚烈的爱情本身。
在她的心灵中,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真爱。
这种想法让人觉得可敬、可哀,又可叹!
此词有真挚的感情作底蕴,艺术上也比较成熟。
上片比兴自然高妙,下片语言晓畅自然 ,全篇意极凝重而辞气婉厚,回环诵读,令人不忍释卷,不愧为词中之一杰作。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9096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