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蕊香

朝代:作者: 张耒 体裁:

帘幕疏疏风透。

一线香飘金兽。

朱阑倚遍黄昏後。

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於酒。

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

春色年年如旧。

注释注释①金兽:香炉。

评解本词抒写春闺相思之情。

上片写眼前景色。

疏帘风透,金炉香飘。

独倚朱栏,唯见月明如昼。

下片抒写相思。

年年柳色,春光如旧。

而人却逐渐消瘦,谙尽别离滋味。

全词写得清新婉丽,曲折含蓄。

集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文潜官许州,喜营妓刘淑奴。

作《少年游》,又为《秋蕊香》以寓意。

元祐诸公,皆有乐府,唯张仅见《风流子》及此二词。

味其句意,不在诸公之下矣。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此词为作者离开许州后,为思念当地歌妓刘淑奴而作。

词中以代言体方式,抒写情人之间深挚的相思情怀 。

全词上片写景,由室内写到帘外,寓情于景;

下片写情,借反景反衬内心的苦闷,以景衬情。

上片起首两句先写从疏帘逢隙间穿透进来的风,使金兽炉中的一线香烟袅袅飘动,以动衬静,表现出室内居人的孤寂心情 。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两句,透露出了姑娘内心的隐秘:原来她从寂寞空房的炉烟袅袅记起当时两情绻缱的往事,如今离分两地,心下自伤。

所以她不禁由室内走出帘外,在朱栏绕护的迴廓上 ,一遍又一遍地倚栏望着 ,从白天盼到黄昏,从黄昏盼到浩月流辉的深夜 。

“月华如昼 ”,说明这是一个月白风清的良夜,往日欢会,何其甜密;

而今天各一方,形单影只,怎不教人深深惆怅⋯⋯下片由上片“月华如昼”一句生发开来的,重在以景衬情。

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发现自己独立的孤影显得分外消瘦,追索这令人消瘦的原因,原来是“别离滋味浓于酒”。

“浓于酒”三字取譬甚妙。

一是说酒味浓,能使人醺然迷醉,而“别离滋味”给人的刺激之深又过于酒;

还有一层意思,是这种“别离滋味”连酒也消除不了 。

“著人瘦”一个“著”字,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 ,长期的精神负担 ,教人哪得不消瘦!

它既揭示了现象,又隐含着致瘦的原因。

这两句承古诗“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之意。

由此逼出煞尾两句。

银色的月光照见了她的伶俜瘦影,同时又现出东家墙头的重重烟柳,两者映衬对比,不觉感从中来 ,发出如怨如慕的叹息:“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

”墙东的柳树 ,到春天翠色依然 ,而自己的情怀则不似旧时了。

拿有情的人和无情的柳相比,实乃以无理语言,写极端的痴情。

这首词风调清丽,情致缠绵,在婉约词中也属上乘之作。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9537212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