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子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
凭高尽日凝伫。
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释注释:《竹马子》是柳永的自度曲。
从意境上讲,这首词属柳永的雅词 ,其中不只抒发了个人的离愁别恨,而且也是对封建文人命运的凭吊,整体情绪沉郁深远。
这首词是词人漫游江南时抒写离情别绪之作,所表现的景象雄浑苍凉。
词人将古垒残壁与酷暑新凉交替之际的特异景象联系起来,抒写了壮士悲秋的感慨。
“雌霓”是虹的一种,色泽偏暗。
“雄风”是清凉劲健之风。
这两个词语雅致而考究,表现了夏秋之交雨后的特有现象。
在孤垒危亭之上,江边烟渚之侧,更加能够感到时序变换。
孤垒、烟渚、雌霓、雄风,这一组意象构成了雄浑苍凉的艺术意境,词意的发展以“渐觉”两字略作一顿,以“一叶惊秋,残蝉噪晚”进一步点明时序。
“素商”即秋令。
在这里,词人的悲秋情绪逐渐向伤离意绪发展,于是他又“览景想前欢”了。
从“前欢”一语来推测,词中所怀念当是帝都汴京和作者过从甚密的一位歌妓。
可是往事已如过眼烟云,帝都汴京遥远难以重到。
上阕的结句已开始从写景向抒情过渡,下阕便紧接而写“ 想前欢 ”的心情。
柳永不像在其他词里将“想前欢”写得具体形象,而是仅写出目前思念时的痛苦情绪。
“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很具情感表达的深度 。
离别之后,旧情难忘,因离别更添加新愁;
又因难聚难忘,新愁愈加容易堆积,以致使人无法排遣。
“易”和“难”既是对比关系又是因果关系,这对比与因果就是所谓“ 成追感 ”的内容。
“尽日凝伫”、“消魂无语”形象地表现了无法排遣离愁的精神状态 ,也充分流露出对故人的诚挚而深刻的思念,并把这种情绪发挥到极致。
最后作者巧妙地以黄昏的霁霭、归鸦、角声、残阳的萧索景象来衬托和强化悲苦的离情别绪 。
特别是结尾“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两句,意味极为深长,把一已羁旅苦愁拓展为人世兴衰的浩叹。
这首词虚实相生,在情与景的处理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
上片首九句写景,属实写;
后三句写情属虚写。
虚实相生,善于抓住时序变化,描绘了特定环境中的景色 ,奠定了全词的抒情基调 。
下片则相反,前五句抒情,属虚写;
后五句写景,属实写,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这种交错的布局,不仅使整体结构富于变化,而且如实地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在特定环境中活动变化的过程 。
全词意脉相承,严谨含调,是一首优秀的长调慢词。
出处《全宋词》(台湾中央舆地出版社,1970年版)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9830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