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朝代:作者: 郑燮 体裁: 七绝

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

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

注释[创作背景]这是一首咏史诗。

「绍兴」是宋高宗赵构的年号。

高宗为徽宗之子,钦宗之弟。

宣和七年(1125),金兵两路攻宋,宋徽宗传位于太子钦宗。

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陷汴京(今开封),掳走徽、钦二宗,史称「靖康之难」。

北宋亡后,赵构在应天府(今商丘)即位称帝,后迁都临安(今杭州),是谓南宋。

本诗即是以此为历史背景的。

[内容评析]作者一开始就向读者展示出一种奇怪的历史现象:「丞相纷纷诏敕多」。

「诏敕」本是由皇帝下达的文告、命令,现在臣相秦桧却越俎代庖,政由己出,不由使人产生疑问:皇帝又在干甚么呢?

于是,作者紧接着就点明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是「绍兴天子只酣歌」。

高宗天子苟且偷安,朝政悉由秦桧操纵,自己却过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生活。

前一句以「纷纷」二字极言秦桧行令之多,活脱脱画出他的专横跋扈,不可一世的霸道嘴脸。

后一句却以一个「只」字衬托出绍兴天子问政之少,只知寻欢作乐,其余一概不管的昏庸形像。

这两人一为奸相,一为昏君,本是一丘之貉,但又各有特点,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半壁江山长期沦陷,黎民百姓惨遭涂炭,南宋小朝廷却只知苟且偷安,不思收复中原,一洗国耻。

诗的三、四句「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

」进一步一针见血地刺中他们的要害;

其实,即便金人真的要把徽、钦二帝送回来,把中原归还宋朝,他们也不会接受的。

因为如此一来,赵构就当不成皇帝,秦桧也无法专权了。

郑板桥写诗喜用白描,却往往蕴含了极为深刻而又强烈的爱憎之情。

从这首诗把高宗、秦桧这类衣冠禽兽嘲笑得如此痛快淋漓,斥骂得这般擘肌入理,我们就可见其一斑了!

[难词注释]①丞相:指南宋权奸秦桧,绍兴年间曾两度为相,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

在金兵压境的情况下,秦桧力主和议,卖国求荣,并与高宗沆瀣一气,残酷迫害抗金名将岳飞等人,落下了千古罪名。

②诏敕:由皇帝下达的文告、命令。

③绍兴天子:指宋高宗赵构。

④徽钦:指宋徽宗和宋钦宗。

http://www.china10k.com/simp/history/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0245381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