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性为真,身是假。
认取圆成,可可频占惹。
自是康强惺复洒。
静里搜闲,急刀投婴姹。
说良因,谈道话。
开廓灵明,拯出根源也。
一颗神珠无有价。
衮上瑶台,永永长游冶。
问真修,听我断。
莫著凡躯,物物频思算。
打破般般常内看。
坐卧行住,须作骷髅观。
渐令成,常谨按。
八亩琼田、别有新条段。
性上分明堪正玩。
量得无差,便到清凉岸。
会传杯,经每醉。
能吃残馀,得饱长长睡。
眼里清闲祥又瑞。
时复观瞻,白黑黄红翠。
出虚空,无堕坠。
琼蕊玲珑,显现真嘉致。
**灵神来望视。
移入金盘,天上夸奇异。
个人人,二旬八。
勿肯回头,性命成搜刷。
扑入沉沦常坠压。
镜子前来,著甚言谈答。
是神仙,何不察。
劈破凡心,认取佛菩萨。
一颗明珠频擦抹。
七宝宫中,垒起真金塔。
道无言,禅没说。
两道白光,唯许红霞设。
真玉山头常摆拽。
泼滟滟兮,返照灵峰雪。
愈玲珑,元皎洁。
射透晴空,莹莹神光别。
到此玄玄妙彻。
一朵金花,里面金丹结。
醴泉人,都作善。
急急光阴,似水还如箭。
荣贵虚劳休自羡。
四假凡躯,恰似蚕身缘。
各缚缠,夸做茧。
裹了真灵,真待锅儿煎。
这个王三行方便。
不信之时,不见害风面。
少烦人,稀赴会。
我自无恩,莫把他人怪。
廉俭温良身自在。
莫追陪,免得常躯债。
有钱时,人见爱。
及至无钱,亲也全疏待。
且见世情如此态。
察尽人心,暗想除非外。
女休猜,儿莫识。
情欲偷精,盗髓*筋力。
奉劝回头寻歇息。
认取身中,三个真端直。
姹娘亲,婴子得。
专委黄婆,鞠养成渊默。
畅饮刀圭通十极。
四句同归,随步云霞陟。
王台峰,三耀刹。
八识俱明,四象灵光匝。
罗汉回头看菩萨。
佛果圆成,这里无言答。
证虚无,腾可恰。
清净全扶,澄湛尤相洽。
休衮神珠分等甲。
彩色传辉,再现黄金塔。
莫端身,休打坐。
摆髓摇筋,嘘咽稠粘唾。
外用修持无应和。
赢得劳神,枉了空摧挫。
要行行,如卧卧。
只把心头,一点须猜破。
返照回光亲看过。
五色霞光,覆焘珠明颗。
赠打车木无情,生有作。
都被良工,妙手成躯壳。
黑犊黄犍惟挽索。
牵入红尘,难免轮回脚。
静中忙,闲里做。
怎得逍遥,自在真欢乐。
直待白朱来跳跃。
一朵莲花。
万道霞光烁。
省烦人,稀赴会。
我自无恩,莫把他人*。
廉俭温良身自在。
莫强追陪,免得常耽债。
有钱时,人见爱。
及至无钱,亲也全疏待。
且见世情如此态。
察尽人心,暗想除非外。
个人人,常守铺。
瓮里合头,铁索缠缚住。
怎识从来光耀处。
元是神仙,何不开心悟。
觅清凉,搜稳步。
若要飘蓬,除是风狂做。
也肯依凭云水去。
占得清闲,走入逍遥路。
此神龟,深谢放。
厚德深恩,杳杳冥冥广。
毛宝当时还岸赏。
答报於公,别有明明相。
戏金莲,通揖让。
千载遐龄,就寿增嘉况。
返顾精神添莹朗。
一气烦公,送到云霞上。
火初炎,归玉户。
满鼎温温,遍体周天度。
水火抽添依大数。
尽到丹田,须遣教烧住。
自然光,非昼暮。
光射帘帏,可照千千步。
内养还丹他自做。
造化功夫,神圣如针炬。
一阳生,当复卦。
子后披衣,握回端然坐。
玄牝驱驰冲顶过。
一撞三关,始觉工夫大。
木铅浆,金汞火。
水火之中,有个婴儿卧。
漏永中宵星斗磨。
唯指天罡,莫遣交差错。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後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释注释①墅:田庐、圃墅。
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
②萋萋:形容草生长茂盛。
③窣地:拂地,拖地。
窣:突然,出其不意。
④王孙:贵族公子。
这里指草。
多年生,产于深山。
评解雨后天晓,露烟凄迷,芳草如茵,嫩色相照。
梅尧臣这首咏草词,以拟人化手法,委婉地描绘了春草的形象和特色。
意新语工,为前人所未道者。
结尾两句,意境幽美,极有韵味。
这首词正如他在论诗中所说的“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最为欧阳修所称赏。
集评《能改斋漫录卷十七》:梅圣俞在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草词“金谷年”年,乱生青草谁为主”为美者。
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露堤平云云,欧公击节赏之。
----------------------------------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
”(《乐府指迷 》)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 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 ,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 。
词中,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
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
全词通过上下片的对照 ,抒发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情怀,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全词形象鲜明突出,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寻味。
上片起首两句写长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
远处的别墅在如烟绿草掩映下若隐若现。
接下来一句总写芳草萋萋。
“雨后江天晓”,是用特定的最佳环境来点染春草的精神,通过雨后万物澄彻、江天开阔的明媚物象,活画出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 ”的出场作铺垫。
“独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
“庾郎”本指庾信。
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
庾信留魏时已经四十二岁,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
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
“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 。
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
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
春袍、青袍,实为一物,用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
“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
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
词的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
过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萨蛮》词末二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之意。
接下来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 ,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
“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
”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 ,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
结拍两句渲染了残春的迟暮景象。
“ 老 ”字与上片“ 嫩 ”字遥相呼应。
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卷十七云:“ 梅圣俞在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词‘金谷年年,乱生春色准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云。
欧公击节赏之。
”梅词与林词究竟孰优孰劣,读者诸君自有分解。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09888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