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
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
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注释注释①这一篇是《相和歌•清调曲》歌辞,曹操在建安十一年(206)征高干时所作。
高干是袁绍之甥,降曹后又反,当时屯兵在壶关口。
曹操从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出兵,取道河内,北度大行山,其时在正月。
②太行山:指河内的太行山,在命河南省沁阳县北,是太行山的支脉。
③羊肠坂:指从沁阳经天井关到晋城的道。
诘屈:纡曲。
④溪:山里的水沟。
山居的人都聚在溪谷近旁,既然“溪谷少人民”,山里别处更不用说了。
⑤延颈:伸长脖子,表怀望。
⑥怫郁:心不安。
⑦思欲一东归:言怀念故乡谯县(今安徽省亳县)。
斧冰:凿冰。
糜:稀粥。
⑧东山:《诗经•豳风》篇名。
《东山》写远征军人还乡,旧说是周公所作。
这里提到《东山》诗,一则用来比照当前行役苦况,二则以周公自喻。
品评建安十一年(206)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大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写下了这首诗,其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
此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不矫情作态。
诗人在诗中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委曲如肠的坂道、风雪交加的征途、食宿无依的困境。
对于艰难的军旅生活所引起的厌倦思乡情绪,诗人也作了如实的记录。
更感人的是,尽管作为军事统帅,诗人在这里却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此时此境的内心波动:“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恩欲一东归。
”这种直露的笔触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以其真诚而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1021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