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朝代:作者: 杜安世 体裁:

游丝欲堕还重上。

春残日永人相望。

花共燕争飞。

青梅细雨枝。

离愁终未解。

忘了依前在。

拟待不寻思。

刚眠梦见伊。

注释注释:这首闺怨词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 ,含蓄委婉,独具特色。

起笔“游丝欲堕还重上 ”,词人就抓住在空中飘摇不定的“游丝”来大做文章,是颇具匠心的 。

“游丝”,也就是“睛丝”、“飞丝”、“烟丝”,是一种虫类吐出的极细的丝缕,飘浮在空气之中,如果天气睛朗,阳光璀灿,有时还可发现这种“游丝”在空中闪着水晶般透明的耀眼的光泽。

作者通过这一细微的事物反映出痴情少女内心的微妙的波动,反映出这位少女对春天、对青春和对生活的热爱 。

此词“游丝”一句,含蓄曲折,一语双关。

它表面上似在写景,实际却在写少女的心境,用的是“谐音隐语”手法。

词里“游丝 ”,正是有意与“相思”的“思”字双关。

这一句形象地说明,少女的相思之情跟天上飘飞不定的“游丝”一样,一忽儿,象是要坠落下来;

一忽儿,又扶摇直上。

刚刚平静下来的内心,也因此卷起了感情的涟漪。

这不仅增强了词的韵味,同时它还把词中的景、事、情串接在一起,使全词意境和谐完整。

第二句:“春残日永人相望”。

说在此情况下,“相望”的时间也随之增长了 。

“春残 ”,点明季节,春归而人未归。

“日永”,白昼廷长。

“花共燕争飞 ,青梅细雨枝”二句是对“春残”的补充,同时,它又是“人相望”的必然结果。

虽然这位少女“相望”的是“人”,但因“人”在千里之外,可望而不可及,她所能见到的便只能是落红伴着双飞的紫燕纷纷飘坠,是被雨滋润过的梅枝上的青青梅子。

这两句还兼有映衬与象征作用。

花落春归,燕已飞回,而人却杳无归期。

过片“离愁”二字,很自然地成为上下片转折过渡的关键,并具有画龙点睛的妙用 。

“离愁”与“游丝”上下呼应 。

“离愁”因有“游丝”的映衬而显得鲜明具体,“游丝”以“离愁”为内涵愈加显得充实。

因之,即使相望很久,都未能冲淡她的“离愁 ”,故曰“终未解”。

不仅如此,词人还补足一句:“忘了依前在。

”“忘了”二字之下省略了一个宾语,即末句的“伊 ”。

即使你想方设法去忘却他,可他还是跟从前一样,清清楚楚地再现于你的眼前,再现于你的心头。

接着又写了两句:“拟待不寻思,刚眠梦见伊。

”以申明此意。

“不寻思”即“忘了 ”,“梦见伊”即“依前在”。

作者不是正面表达她渴望与所思之人梦中相会,而是以“拟待不寻思”先跌一笔,再以“刚眠梦见伊”点出正意,来一个否定之否定,运笔新奇,因而就更引人入胜。

这首词格调清新自然,情真意切,运思手法颇得民歌风韵,有语浅而意深之妙。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1203498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