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寄云中完颜公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

朝代:作者: 耶律履 体裁:

水收霜落云中早。

群雁云中道。

夜来明月过西山。

料得水边石上不胜寒。

黄尘堆里人相看。

未惯云林眼。

当年曾说探崆峒。

怕有黄庭消息寄西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小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因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释注释:此词为山谷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

全词以咏梅为中民,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

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国数千里,说是“天涯”不算夸张。

到贬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见的梅花,作者很诧异 。

“梅破知春 ”,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在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春天来临 ;

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 ,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地即属江南)。

“也有 ”,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显见环境比预料的好。

紧接二句则由“梅破 ”,写到梅开。

梅花开得那样早,那样突然,夜深时嗅到一阵暗香,没能想到什么缘故 ,及至“晓来”才发现向阳的枝头已开繁了。

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不失为早梅,令人感到新鲜,喜悦 。

“夜阑(其时声息俱绝,暗香易闻)风细(恰好传递清香 )”时候才“得香 ”,故云“迟 ”。

此处用笔细致。

“也有”表现出第一次惊喜,“不道 ”则表现出又一次意外,作者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作者已满怀江南之春心。

一个关于梅花的浪漫故事 ,遂见于作者笔端。

《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公主额上 ,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一句“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不但将旧典翻出新意,而且还表现出一个被贬的老人观梅以致忘怀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

想到往日赏梅,对着如此美景 (“个里”,此中,这样的情景中 ),总想把酒喝个够 ;

但现在不同了,经过十年的贬谪,宦海沉沦之后,不复有少年的兴致了。

结尾在词情上是一大兜转 ,“老”加上“尽”的程度副词 ,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

用“愿杯深”来代言兴致好,亦形象有味。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

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

以情收结,直抒胸臆。

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1470196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