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寄寿周子善二月十一日 武陵城中有丹

朝代:作者: 宋* 体裁:

暖风金鼎香**。

想像人如玉。

天南地北两心期。

尔汝忘形,如愿定何时。

夫君正自章台柳。

寿相人希有。

吟余时复饮丹砂。

何必求仙,远访暖风金鼎香**。

想像人如玉。

天南地北两心期。

尔汝忘形,如愿定何时。

夫君正自章台柳。

寿相人希有。

吟余时复饮丹砂。

何必求仙,远访芙蓉落尽天涵水。

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帖云寒。

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

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

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释注释:此词为词人寄赠友人黄公度之作。

词的上片写主人公傍晚在小楼上欣赏秋景,下片写作者在冬日的长安,盼望老友送梅来到,字里行间隐晦地传达出作者因触犯当政者王安石而被撤职后既苦闷孤独又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情。

上片写日暮登楼所见。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芙蓉,即荷花。

荷花落尽,时当夏末秋初。

秋风江上,日暮远望,水天相接,烟波无际;

客愁离思,亦随烟波荡漾而起。

这两句视野开阔,而所见秋风残荷、落日沧波等外景,则透示出一派苍茫萧索的情调 。

“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

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 。

“背飞双燕”尤言“劳燕分飞”。

《玉台新咏》卷九《东飞伯劳歌》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 )织女时相见 。

”后即用来称朋友离别。

“贴云寒 ”,状飞行之高 ;

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

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 。

“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

把宏阔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

“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

”是说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

长安,借指京城 。

“雪满长安 ”,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

”顺势而出故人,老朋友,指公度。

早晚,多义词,这里为随时、每日之意。

这两句从对方着笔,心有同感,用情颇深。

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

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

这是用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晔的故事。

《荆州记 》:“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

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里用典,却又切合作者当年与友人置酒相别的一段情事。

如此,更见其情深而意切。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1470495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