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梳楼

朝代:作者: 蒋捷 体裁:

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

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

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

”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

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

这二句如一图精心细琢的工笔画。

以“杨柳 ”、“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

“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

也喻指丝丝愁绪。

词的起句尽管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

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 :“楼儿忒小不藏愁”,南宋末年 ,国事江河日下 。

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

心中的愁苦郁积,遇感而发。

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

古人写之多样,蒋捷此句则以“楼儿忒小”藏不下作喻 。

“藏”字 ,表现了隐忍、按捺已久。

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这“愁”摆脱小楼的羁绊。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了 。

“几度 ”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

然而幻想只能是使暂时的避难所,只能徒增忧愁。

急切盼归却不成之后,词人只好“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

但“天”怜则怜矣 ,只能“借与花消遣”。

“借”指客居他乡,花非我有 ,也只能 “借”之而已 !

一“ 怜”一“借”中,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 ,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 。

“海棠红近绿栏杆。

才卷朱帘又晚风寒 。

”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

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

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

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

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竟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伤愁。

貌似红绿眼的场景 ,实际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

何况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

这是一首词景交融的佳作。

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 。

词中匠心独运 ,写“愁 ”多,用“楼”小作衬托。

写哀愁,用海棠反衬。

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 ”,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

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术之最大特色。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1478870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