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注释院子里种的虞美人开了,这冷艳的花叫我想到了《霸王别姬》。
垓下一战,艳绝古今,那种艳丽是霸王泪美人血、楚地将士的英魂铸就的。
霸王悲歌,将士垂泪,虞姬自刎,这种恩爱互酬在刘邦和吕后身上绝不可能出现,霸王虽败犹荣。
血泪之地后来长出一种极其艳美的花——世人称之为虞美人。
虞美人入词也有一种艳,有一种凄,宛如虞姬在霸王面前舞剑作别,绝世风流不可再现。
最最著名的《虞美人》是后主那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玉砌雕栏应尤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李煜此词太过出名,此调又名《一江春水》。
李煜的成就和际遇都是旁人无法企及的,亡国之痛换来词家绝响,他诚然是个失败者,却也是个成功者。
千古以来的词家,为个排行名次没有不惹争论的。
唯有李煜,只有他,是当之无愧,舍我其谁的“词中之帝”。
李煜的阶下囚生活,他因这词招来杀身之祸,死时所受的“牵机”酷刑,所有的一切痛苦和罪孽,不过是因为,他是个是生错了帝王家的可怜人。
而皇帝这职业本来就是最不适合搞世袭制的。
纳兰被清代人推崇为“李重光后身”虽不乏溢美之意,然容若小令善用白描写情语这一点还是颇得后主神韵的。
其词品贵重处,又和后主相通,这大抵是因为两者一为君王一为相国公子,都是身份贵重心性不俗的人,平常人比不了,因此即便是频作情语也没有轻狎下流之意。
而容若自己也很欣赏后主的词,尝言:“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
宋词适用而少贵重。
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可见他极称许后主。
红楼的后四十回不爱看,写黛玉死后宝玉的悼念,且不说语言功力悬殊,单是感觉已不对,总感觉是应付之作。
宝玉对黛玉的感情,不是高鹗那只世俗淡笔可以摹画出来的。
容若这阕《虞美人》倒应了红楼事,颇有些“宝玉对景悼颦儿”的味道。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读到这词的上阕就好象看见宝玉抱着满怀的愁绪走到潇湘馆,月色下苔痕深浅,露湿青竹,站在空无一人的台阶上遥遥看那已经空落的屋子,想起已经离开的人,心中凄凉拖延。
纳兰词中每多往事粼光碎影,都是昔日相处小事,读来欲断人肠。
唯其沉湎往事不能忘情才感人至深,达到王国维说的“真切”境界。
我所爱的,正是最后一句:“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想起当年和她一起在灯前写字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其实何曾薄情?
淡淡一句清言,二人缱绻深情便呼之欲出。
这一句还让人想起《红楼梦》中宝玉曾在冬天呵手为晴雯写绛芸轩的匾额。
晴雯是黛玉影子,所以宝玉写完之后恰巧黛玉走来,宝玉请她指正,黛玉便赞他书法进步。
此事恰可与这首词的最后两句相映成趣。
(安意如)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1483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