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朝代:作者: 纳兰性德 体裁: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注释古人与自然亲,今人宁与物质亲。

天上月即是重要一例。

月对古人来说,可以亲,可以敬,可以怨,可以恨。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太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苏子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容若说“辛苦最怜天上月”。

而现代天文学和航空的发展使人认识到月亮不过星际的一颗小行星,还是地球的卫星,看见月食只当是天文景观,不会敲锣打鼓的惊慌,相反倒很激动——等了这么多天终于看见月食了!

登上月球以后我们对月亮的认识更加平实而僵化。

知道月亮上遍地沙砾,生物灭绝,根本没有广寒宫,没有兔子和桂花树,也没有寂寞的嫦娥和伐树的吴刚。

情意和思维变成刚正而有规律。

失却了古人仰视未知的敬畏之心和幻想的快乐。

你约会一个人,会用手机或者MSN,不再需要偷偷逾墙而入,生怕惊动了人家的父母和狗;

不再需要字斟句酌的写好约信,低声下气地转托红娘,是很爽利,然而同时,你也永远不会知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怎样的忐忑曼妙。

你思念一个人,对他说,今天晚上几点,我们网上见,你开了视频,从邀请到连接不过一分钟,多么快捷,古人渴望的天涯若比邻。

只在你的弹指之间。

你清晰的看见想念的人,可惜也失去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心有灵犀。

你想念家乡和父母,如果时间来的及,你可以乘飞机回去看他们,再远的地方,也不过数天时间。

如果来不及,你可以打电话,中国电信会竭诚为你提供各种周全的服务,他们不怕你消费,而惟恐你不消费。

记住。

这是个消费至上的时代。

如此,还需要和李白一样发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喟吗?

从什么时候开始,神话被我们亲手捏碎,如水的月光,被我们遗失了。

西方哲学强悍的地位,使人接受物质统治的观念,灵魂的不死不灭宛如虚无笑谈,是与科学的概念不符的。

于是,人相信人一旦死去将不具有任何意义,思念也是枉然。

容若在《沁园春》词前《自序》中道写:“了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

”这样的想法和哀思,化月之说,在今天的人看来,是忧美但不实的。

你几曾再见过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老婆对月吟诗,不要说死了的,活着你都看不到。

“若似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若你果如皎月照我余生,我亦可不畏严寒,不辞辛苦地飞到那冰冷月宫,去温暖你的身体。

此一句,披肝沥胆,情之所终至死不逾。

千古情话也!

这样的话,现代男子连发梦时都不会说。

你在他枕边吹气,拨弄他的耳垂,追问他爱不爱你,通常得到的答复是——别闹了,明天还要上班。

是的,别闹了!

肯每个月按时交上家用的已属珍稀物种,他为你,可能在朋友中间承担了“气管炎”的绰号。

如是,该感激涕临了。

想他同你化蝶双飞,共许来生么?

尘缘易绝刚刚好。

感谢老天帮忙让我不用费心找借口分手。

容若这阕《蝶恋花》凄美,却不减清灵。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环”和“玦”皆为美玉制成的饰物,古人佩在身上。

“环”似满月,“玦”似缺月。

物理相通,容若以寻常佩物解自然之物,可见其格物,常怀世事难圆的隐恨,此句比之苏子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深情胜之,豁达减之,各得其所。

化蝶之说,魏晋开始不绝于书,然而用得最切,也最感人的,无疑是容若。

因有些文人不过是借典煽情,而他,是真正感同身受,心向往之。

这样的男人,虽然有时多愁善感的让人发腻,却不失为一个好男人。

怪不得现时很多女子打出了“嫁人当嫁纳兰君”的口号。

容若是许仙式的男人。

一个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年,给你讲最好听的话语来熨帖心灵。

而你在他的护卫下,永远都是枝头上最鲜嫩的新芽,床前低眉才见的明月光。

惹到无数艳羡的目光。

——多么妄想。

(安意如)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1588041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