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赠张先生
日用灶头然火,时教突里亡烟。
始终如一志精专。
也胜往来打转。
放下纷纷尘事,明通朗朗玄言。
一朝功到性灵圆。
便是蓬莱中选。
休要寻龙寻虎,不须搜姹搜婴。
勿劳讲论汞铅精。
尽是虚名惑恁。
只要心中清静。
无为便是功成。
慈悲相助气神凝。
如此神仙有准。
学道完全性命,养身乞觅残馀。
真功清净证无初。
真行救人疾苦。
此外并无作做,心同惊食鹑居。
逍遥自在恰如愚。
应过三清仙举。
学道须离火院。
搜玄参访良缘。
守清守静绝般般。
乞觅於身大便。
云水须明内外,牢擒意马心猿。
万缘不著得神全。
酬了修行大愿。
至道本无言说,全凭立志刚坚。
心常不昧究根源。
一月千潭普见。
会取击风捕影,便知火里栽莲。
任他海水变桑田。
只这本来无变。
识破无人无我,何须求拂求仙。
随时随处总安禅。
一切幻尘不染。
选甚山居野处,何妨闹市门前。
执中守正固三田。
久久神珠出现。
学道休妻别子,气财酒色捐除。
攀缘爱念永教无。
绝尽忧愁思虑。
不得无明暂起,逍遥物外闲居。
常清常净是功夫。
相称全真门户。
貌先生姓古。
中不讲之乎。
壬妙处用功夫。
道是他省悟。
亦玄门得趣。
飞玉兔金乌。
君相伴化顽愚。
意如同数罟。
米面随时加减,汞铅依此抽添。
三光真秀转甘甜。
不请生情起念。
七子便铺金簟,九门各看银蟾。
香烟盘绕玉峰尖。
方得长生证验。
心坐胜如打坐,心灰自没心猿。
形如槁木自安然。
物外般般怎染。
养气勿劳呼吸,颐神全在抽添。
云房深处永绵绵。
产个胎仙出现。
本性元虚不二,奈何情欲交加。
人能顿悟道生涯。
世态分明是假。
更要深通玄奥,须当拂去矜夸。
含光默默养灵芽。
便是无为造化。
一不轻师慢法,二遵清静仙经。
三存精气养神灵。
四把尘劳拂尽。
五戒无明业火,六除俗礼人情。
七擒猿马未安宁。
八味琼浆得饮。
事事谙来心足,般般舍去身轻。
本初一点要圆成。
妙语玄言堪听。
纵意不知有我,收心自觉无明。
无明灭尽绝尘情。
便是识心见性。
土室融融曙色,山窗晏晏春眠。
东风和气满壶天。
依约镜奁初展。
晴散茅檐云彩,*浮纸帐香烟。
一枝花影弄婵娟。
染就素罗团扇。
土室融融曙色,山窗晏晏春眠。
东风和气满壶天。
依约镜奁初展。
晴散茅檐云彩,*浮纸帐香烟。
一枝花影弄婵娟。
染就素罗团扇。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
临分少伫已伥伥。
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小窗风雨碎人肠。
更在孤舟枕上。
注释注释:此词爱情词中的佳作。
全词用笔句句紧逼,用意层层深入,沉郁顿挫,情厚意婉,将主人公与恋人的别后相思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
上片首二句以极其工整的对句,温馨旖旎地写出了男女欢会这样一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态:一对情侣 ,在姹紫嫣红、争芳斗艳的小园深径里携手赏花,在夜静人寂、凉风习习的幽雅斜廊上扶肩待月,卿卿我我,情意绵绵。
这两句极其生动而概括。
接下来两句一反起首二句追忆欢会时的热烈缠绵,陡然转入今日回想时的悲凉,形成感情上的巨大落差,从而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产生了动魂荡魄的艺术效果。
“怅怅 ”,迷惘不知所措貌。
上句以一“已”字,突出了惜别之际,稍作延伫,已经若有所失、怅然迷茫的悲哀;
下句又以“不堪”二字相呼应加倍写出今日回想时的痛心疾首,凄婉欲绝。
这两句与李商隐《锦琴 》诗中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可谓意境相类,但各尽其妙。
下片四句层层深入地具体说明往事不堪回首的原因。
第一句“欲”字,是说自己主观上的愿望。
和心上人分别之后,羁宦天涯,见面固然已属痴想;
然而谁料就连互通音问,互慰愁肠这一点愿望也由于人如天远,书无由达而落空呢?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主观的愿望被客观的现实无情地击碎,在这种情况下去回想旧日的欢会 ,这是一“ 不堪”。
第二句“ 难”字,是客观环境对自己所造成的影响。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一个人对着孤灯,凄清寂寞,百无聊赖,在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分离的痛苦,当然会产生长夜如年那样难以销磨的无限感慨 。
这是二“不堪”。
第三句“小窗风雨”是耳边所闻 。
听着风雨敲打窗扉之声,词人不禁肝肠俱碎。
“碎”字极炼而似不炼,情景两兼,可称得上是著一字而境界全出 。
这是三不堪 。
第四句收束全词,以“ 更在 ”透进一层,指出以上之种种,全发生,在“ 孤舟枕上”,把羁旅愁思、宦途枨触与恋情打成一片。
这是四“不堪”。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1824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