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朝代:作者: 周邦彦 体裁:

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州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弃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注释注释: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

上片由今及昔,再由昔而今;

下片由对方而己方,再写己方期待对方。

开头三句 ,“怨怀无托 。

嗟情人断绝 ,信音辽邈”,写怨恨产生的根由;

结尾三句,“拚今后,对花对酒 ,为伊泪落”,是最后的结论;

中间的文字则交错变换地描写失恋者的思绪,全篇结构层次清楚。

上片反复表示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怨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 情人断绝”而且“信意辽邈”,致使满腹的哀怨无所寄托,无法排遣。

用连环比喻相思之情,谓相思恰如连环 ,本不可解,纵然“妙手能解”,那也还不免藕断丝连,就像“风散雨收”之后,仍然会残留下轻雾薄云一样。

接着又用关盼盼“燕子楼”的典故述说纵然是人去楼空 ,也还剩得“一床弦索”在。

“床 ”,是古代的一种较矮的坐具;

“弦索”,总指乐器。

弦索仍然摆满床上,蒙着一层灰尘,那是关盼盼的遗物,睹物思人,以喻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下面写芍药花 ,又寓含着往日的欢乐与离别后的凄楚 。

芍药 ,是有特殊含义的 。

《诗经·溱洧》:“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

”又 ,芍药一名“将离”,行将别离之意。

“移根换叶”与“旧时红药”相关合,“手种”则是以亲自栽种芍药来象征精心培植爱情。

过片用《 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句意,表示离别与怀念。

汀洲,是水边送别之地 。

人已乘舟而去,且远在天角,如今伊人不见,离去久远,汀洲之杜若渐次成丛,而欲寄无出,亦似愁绪之与日俱增,而欲诉无地。

“谩记得”以下几句,笔锋陡转,忽作狠心决绝之辞,谓昔日往还音书,不过是些“ 闲语闲言”,人已断绝,留它何用,点个火儿烧掉算了 。

这是暗用汉乐府《有所思》“拉杂摧烧之 ,当风扬其灰 ”句意,以示“从今以往,无复相思”之决绝态度。

可是,紧接着又拉转回来,再暗用南朝乐府《西洲曲 》“折梅寄江北”句意,请求对方把象征爱情的江南梅花寄来。

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啊。

最生总收一笔,表明至死不变的痴心,写得极其凄苦。

“拚今生”,已站好退身步,作了终生不能遂愿的准备;

“对花对酒”,是说今后虽然有花可赏 ,有酒可饮,却唯独意中人不得相见,那末,也就只好“为伊泪落”了。

此词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

作者善用单字领起下文,如“纵”、“想”、“料”、“望”,“拼”诸字,都使感情深化,文势转折,有助于达难达之情。

全词横空结想,缘情而发,笔触细腻,想象丰富 ,构思巧妙,层层铺叙,连连转折,痴情痴语,发自肺腑。

陈洵《海绡说词》云:“篇中设景设情,纯是空中结想 ,此固词之极幻化者 。

”此说言之成理,可资参考。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2064408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