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涌金门外小瀛洲。
寒食更风流。
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晴日暖,淡烟浮。
恣嬉游。
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
注释注释:此词写西湖寒食时节游人盛况。
全词奇丽清婉而造境空灵,在歌咏西湖的诗词佳作中别饶风姿。
上片首句称西湖为“小瀛洲”。
“瀛洲”为海上神山之一 。
月山有水的胜地 ,用海上神山比之也正相合。
而西湖之秀美又不似海山之壮浪,着一“小”字最贴切不过。
下句的“风流”一词本常用于写人,用写湖山,是暗将西湖比作了西子。
寒食佳节,作为游览胜地的西湖更是别有景象,不同常日,故“寒食更风流”。
“更风流”进一层,仍是笼统言之,三句以下才具体描写 ,用语皆疏淡而有味 。
把游湖大船称做“红船 ”,与“ 风流”“ 小瀛洲 ”配色相宜。
厉鹗《湖船录》引释道原诗:“水口红船是妾家”,则红船或是妓船,故有“歌吹”。
“花外有高楼”则用空间错位的笔触画出坐落在湖畔山麓的画楼。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湖上飘着一层柔曼的轻纱,过片“睛日暖,淡烟浮”就清妙地画出这番景致。
于是春花、红船、画楼、湖光、山色共同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画外还伴奏着箫管歌吹之音乐。
于此处下“恣嬉游”这三字,才觉真力弥满,游春士女之众可想而知。
词人却并不铺写这种盛况,而采有了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手法写道:“三千粉黛,十二阑干”。
以“粉黛”代美人 ,言外香风满湖 ,与“ 风流 ”二字照应。
美人竟然如此之多 ,则满湖游众之多更不待言了。
“阑干”与“高楼”照映,又包括湖上的亭阁,使人窥班见豹。
结尾三句语言精整而凝炼。
特别是鼎足对的运用很有越味 ,写随数目的递减 ,景象渐由湖面移向天外,形象由繁多而渐次浑一,意境也逐渐高远,至最后的“一片云头”之句 ,颇含不尽之意 。
《维摩经》云 :“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李白《宫中行乐词》云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作者巧用“浮云”之喻,于写足繁华热闹之后,著一冷语,遂使全篇顿添深意。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21862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