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朝代:作者: 卢祖皋 体裁:

挽住风前柳。

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

月落潮生无限事,零乱茶烟未久。

漫留得、莼鲈依旧。

可是从来功名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後。

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

四无尘、雪飞风起,夜窗如昼。

万里乾坤清绝处,付与渔翁钓叟。

又恰是、题诗时候。

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

飞过我,共尊酒。

注释注释:原序:卢祖皋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

这是一首借写夜季之景,寄托自己归隐而去的心志之作。

三高祠堂,位于吴江,建于宋初,供奉着春秋越国范蠡、西晋张翰、唐陆龟蒙三位了人。

钓雪亭是彭传师所作。

作者任吴江主簿时,应友人赵子野的邀请,到此游玩,在冬天下雪的时候,面对此景,赋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着重歌咏“ 三高”,以抒发追思先贤的幽情。

“挽住风前柳,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

”表达追怀范蠡之情。

笔姿潇洒,落响不凡。

一下子便将人们带入了追忆住昔的艺术境界。

相传范蠡归隐后,自称鸱夷子皮,泛舟于太湖之上。

作者以“风前挽柳”发问,构思奇特;

而所问之事,则为当年鸱夷子的扁舟。

作者遥想范蠡曾来往于烟波之间,定然在柳荫下系过他的扁舟,这当年的扁舟,不知道近时曾经来过没有?

这样的设问,令人称奇。

接着以“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 。

”追忆另一位高士陆龟蒙。

陆龟蒙自号天随子,隐居在松江上的村墟甫里,平时以笔床茶灶自随,不染尘氛。

时隔三百多年,在松江和太湖上飘荡,循环往复,年复一年。

这位江湖散人当年的茶烟,似乎还零落未久呢。

但天随子如今又在何方?

第六句“ 谩留得莼鲈依旧。

”引用的是张翰因秋风起思念故乡莼羹鲈脍的故事,追忆当年弃官归隐的贤士张翰。

张翰的情怀,已成往迹,如今只有莼菜鲈鱼,依然留味人间。

作者不禁再次感慨发问 :“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

”为什么范蠡等人置功名于不顾,是否因为这功名事儿从来就是误人的吗?

作者身处野草荒芜的古寺,思及古人前贤的功名之事,不禁感慨万千。

下片,着重写钓雪亭边夜雪的情景。

进而表明自己如前贤一样隐居垂钓的心愿。

“ 江涵雁影瘦”这几句写时辰已是夜晚了,江面上寒雁低飞,江水里印着雁儿的清影,亭子边上开放着清瘦的梅花。

四野之间,雪花飘舞,层云滚动,一派凄清萧瑟之气。

这三句先点季节,次写雪飞,再写雪景,笔调秀丽。

思澈神清,绘景如画,接着以“万里乾坤”三句,引发赞叹之情。

这江山夜雪,万里乾坤,霎时成为琼瑶世界。

可是这清绝人寰的胜景,又有谁来欣赏呢?

看来只能“付与渔翁钓叟”了。

这时,只有他们是天地间真正的主人。

除此以外,对于诗人来说,也是最好不过的题诗的时候。

作者思量至此,不觉逸兴顿生,“ 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

飞过我,共樽酒 。

”这两句表明作者此时内心全为清景所陶醉,也表达了对“三高”的高度崇敬的心情。

作者情不自禁地招呼江上鸥鹭说 :“他年有幸,我也将垂钓于此啊!

请飞过我这儿来,共进杯酒吧。

”这儿所呼唤的鸥鹭,虚实结合,言明心志。

言其为虚指,是即使有,它们未必能懂得人的心意。

说是实指,古时誓志高隐的人,都惯于和鸥鹭结盟为友,因此志同道合有意隐居于江湖的人士,可以称为鸥盟,作者是和友人赵子野等同来的,称他们为同盟的鸥鹭,也是非常切合的。

全词意境清新、优美,语言隽丽,表现出作者清俊潇洒的风格,是一首成功之作 。

主题是赋钓雪亭。

在词的上半阕,作者纵情歌赞三高的高风亮节,以实写虚,先拓开境界。

而以“ 抚荒祠谁继风流后 ”一句,为下半阕即景抒怀歌咏钓雪亭这一主题,奠定了根基。

上半阕所咏,只是“ 山雨欲来”之前的衬笔。

下半阕写钓雪亭上所见的江天夜雪的清景,以及作者和友人在观赏此景之后,对渔翁钓叟的艳羡,对水边鸥鹭的深情呼唤 ,对自己他年有志垂纶的衷心誓愿,才是本词的主体。

此词有意在笔先、一唱三叹、情景交融、神余言外之妙。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2732896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