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注释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1)[说明]辛丑岁是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此时仍在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职。

此前,诗人告假还家,至七月假满,从家返江陵赴职,这首诗便是在途中所作。

此诗主要表现对田园自由生活的依恋,和对世俗官场的厌倦。

其中对途中景象的描绘,恬静可爱,衬托着诗人那颗澄清静穆之心。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2)。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3)。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4)!

叩楪新秋月,临流别友生(5)。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6)。

诏昭天宇阔,晶晶川上平(7)。

怀役不逞寐,中宵尚孤征(8)。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9)。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索(10)。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11)。

[注释](1)赴假:犹今言“销假”,谓假满赴职。

江陵:当时的荆州镇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涂口:地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县境内。

(2)三十载:诗人二十九岁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三十载”是举其成数。

尘事:指世俗之事。

冥:冥漠,隔绝。

(3)敦:厚。

这里用作动词,即加厚,增加。

宿好:昔日的爱好。

宿:宿昔,平素。

世情:世俗之情。

(4)如何:为何。

舍此:指放弃田园生活。

西荆:逮本作“南荆”,今从《文选)改。

西荆指荆州,治所在湖北江陵,因其地处京城建康(今南京市)之西,故称西荆。

(5)叩:敲,击。

楪(yì曳):船舷。

《楚辞?九歌?湘君):“佳耀兮兰楪。

”王逸注:“楪,船旁板也。

”临流:在水边。

友生:朋友。

《诗经?小雅?棠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6)将夕:将近傍晚。

湛(zhàn 战):澄清,清澈。

虚明:空阔明亮。

(7)昭昭:光明,明亮。

皛(xiǎo 小,又读jiǎo 皎):洁白光明的样子。

川上平:指江面平静。

(8)怀役:犹言负役,身负行役。

不遑(huáng 皇):不暇,没有工夫。

中宵:半夜。

独征:独自远行。

(9)商歌:指自荐求官。

屈原《离骚》:‘三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王逸注:“该,备也。

宁戚修德不用,退而商贾。

宿齐东门外,桓公夜出,宁戚方饭牛,叩角而商歌,桓公闻之知其贤,举用为客卿,备辅佐也。

”商:声调名,音悲凉。

商歌非我事:意谓像宁戚那样热心于求官,不是我所愿意做的事。

依依:依恋、留恋的样子。

耦(ǒu 偶)耕:两人并肩而耕。

这里指隐居躬耕。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长沮、粱溺代指两位隐士。

(10)投冠:抛弃官帽,即弃官,旋:返回。

旧墟:这里指故乡旧居。

好爵:指高官厚禄。

索:缠绕,束缚。

(11)养真:养性修真,保持真朴的本性。

衡茅:指简陋的住房。

衡:同“横”,即“横木为门”。

茅:茅屋。

庶:庶几。

差不多。

这里有希望的意思。

[译文]在家闲居近三十年,因与世俗互不相通。

诗书加深平素爱好,园林没有世俗之情。

如今为何舍此而去,路途遥远去那西荆!

叩舷面对新秋孤月,告别友朋漂荡江中。

临近傍晚凉风微起,夜中景象澄澈空明。

天宇空阔明亮如昼,皎洁江面一片宁静。

身负行役无暇安睡,夜半尚且独自远行。

追求官禄非我所好,我心依恋田园躬耕。

弃官返回家乡旧居,不能被那官禄系情。

安居茅舍养性修真,愿能保我善良名声。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3574165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