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朝代:作者: 黄庭坚 体裁: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

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

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

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里烟水。

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

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裀歌袂。

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注释注释:此词当是作者赴黔途中经过夔州巫山县时所作。

词通过乐与悲的多层次对比烘托,突现出他在贬谪途中去国怀乡的忧闷之情。

词的开头以“对”字直领以下三句,描绘出一幅烟雨凄迷的峡江图:有时云蒸霞蔚 ,有时微雨濛濛,云雨迷离之中,只见错落攒立的群峰互相依傍。

这里既是肖妙的写景,又是贴切的用典,“朝云”、“暮雨”镶嵌于句中,化而不露 ,“乱峰”则指巫山群峰,其中神女峰尤为峭丽,相传即为神女的化身。

这样便营造出一个惝恍迷离、凄清悠远的境界。

这种意境与他去国怀乡的怅惘心情是十分协调的。

如以“叆叇”状云,表现云气浓重,更有日色昏暗之意。

又如以“乱”字表现群峰的攒拥交叠,暗示他遭贬后神乱意迷的心境。

“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是由神话生发出来的联想 。

“朱翠”指女子的朱颜翠发,代指美人。

一个“锁”字不也隐约透露出自叹身世的感慨。

这里感情的流露是含蓄深婉的,词人只是创造一种情绪和氛围,给人以感染。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 ,描绘出一幅热闹的仪仗图。

春光明媚之中,官府的仪仗队在行进,盛妆艳服之人迎接着马队,迤逦向城中行去 。

“画戟”是加上彩饰的戟,用于仪仗队。

“靓妆”,粉黛妆饰,这里大约指歌姬舞女之类。

面对如此盛况,作者的内心却是一片悲凉。

“万里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欢意!

”与开头呼应,一腔忧闷喷涌而出。

下片开头四句承上片最后一层意思而加以生发。

作者巧妙地越过眼前的情景,而设想在贬谪之地的望乡之苦 ,这是用未来的乡愁反过来烘托现实的离情。

去天尺五”极言黔南地势之高 ,旧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谚语,此处借来形容山高摩天。

尽管在这样的高处,但是眺望神州,还是隔着千山万水。

那乡愁就象那万重烟水,一直延伸到天地的尽头,绵绵不绝。

“神州”指中原,这里意同“神京”。

古代的逐臣常通过回望京城来表达其哀怨之情。

“樽酒”五句是一个大的转折,展现了地方官为作者摆酒接风,欢宴公堂的热烈景象。

为了渲染欢快的气氛,这里用了一些色彩富丽的词,如用“荔颊红深”形容美人容颜的娇艳之色,用“麝脐香满”描写香气的氤氲馥郁。

轻歌曼舞,醉意朦胧,场面越是写得热烈,越能反衬出山谷心头的悲凉孤寂。

置身于高堂华宴,面对着主宾的觥筹交错,作者独品苦味,唯有那杜鹃“不如归去”的声声啼鸣陪伴着他通宵达旦。

这首词上下两片都分三个层次,先写悲情,然后折入欢快场景的描写,最后又转入悲情的抒发,而上下两片又写法各异,不使雷同。

为了构成鲜明的对比,写悲与乐所用词语的色彩反差也很大。

写悲情则朴素自然,近乎口语,以直抒胸臆。

描乐景富丽浓郁,风华典雅,着力于铺陈。

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薑斋诗话》)。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5917514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