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朝代:作者: 万俟咏 体裁:

一声声。

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

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注释注释:长相思(二首)万俟咏雨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山 驿短长亭,古今情。

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

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这两首词词意相近,写法与用韵相类,可能是同时所作。

前一首词写听雨失眠之愁情。

全词通篇不出“雨”字,而全是夜雨之声,愁人之情见于言外,极尽含蓄蕴藉、深沉委婉之致。

词的上片,“一声声”见雨之稠密,“一更更”见雨不断绝,而失眠者侧耳倾听、长夜难熬的意态就暗示出来了。

“窗外芭蕉 ”因雨击声而显其存在,又写出雨声之响亮呼应“声声”字 ;

“窗里灯”点“夜”,体现“更更”意 。

写“灯”写“芭蕉”,俱是写雨之影响。

“ 此时无限情”亦因雨而兴发了“ 梦难成”,本来就愁苦,那堪风雨助人凄凉,平生心事一时百端交集,故觉“恨难平”。

这雨不管“愁人”喜听也罢,“不喜听”也罢,只是下个不停,“空阶滴到明”。

阶无人曰“空”,强调空,也是突出离人寂寞孤苦之感。

而那“愁人”肯定也是一夜未眠,否则怎会知道雨一直下到天明呢?

后一首词写雨后山驿的黄昏景色和词人的羁旅之思。

全词语淡情深,工于写景,善于造境,读后令人觉其含无限忱恻。

上片起首两句,写山驿望中所见,兼含旅思。

两个短句,从时、空两方面着笔,而想象纵横驰骋,使其感情色彩增强而意境加厚 。

第三句客观写景:“楼外凉蟾一晕生 。

”而楼带新月一痕 ,其景如画 。

用“蟾 ”而不用“月”“兔”字,不仅平仄妥贴,而且因蟾蜍之为物喜湿而体冷,更能表现“凉”意,“凉”字又暗示了行人触景所生的感情感情。

黄蓼园说此句“仍带古今情之意 ”,可谓善于体会 。

月“ 晕”是“雨余”景象,又是风起的征兆,故此句近启“雨余秋更清”一句,远兴“几叶秋声”一句。

过片“暮云平,暮山横”,写秋景云空阔而单调,全是萧瑟之感。

加之叶声与雁声,而更添凄清。

如此苦情,末句只轻淡地道一句:“行人不要听”。

“不要听”而不得不听,不发听后之感而只道“ 不要听”,真令人觉其“含无限惋恻”(《蓼园词选》评)。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6415316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