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有怀北游
钿车骄马锦相连。
香尘逐管弦。
瞥然飞过水秋千。
清明寒食天。
花贴贴,柳悬悬。
莺房几醉眠。
醉中不信有啼鹃。
江南二十年。
注释注释:张炎经历国亡家破的惨变后,誓做大宋遗民,不为元朝作事。
他一生都在追求那种隐居山中隐士生活。
一生中为躲避元朝廷的征召到处流浪。
仅有一次,约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 年)九月,张炎为元朝廷逼召,与好友曾心传(遇)、沈尧道(钦)一起由杭州到大都,为元宫延缮写金字藏经,次年春天完成即返杭,此次入京约有半年的光景。
这就是词题中所说的“北游”。
此次北游,给词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致在他离开京都后很长时间 ,还是念念不忘。
这首《阮郎归》就是他在离京二十年之后写的追怀他那次京都生活的小词。
词的上片写大都的盛况。
“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
”写大都街上,车马豪华,多不胜数,前后相连,络绎不绝。
“钿车”指妇女乘坐的金饰的轻便小车,“骄马”指士子所乘骏马。
起首一句就表明士女欢游,场面豪华热烈。
次句用“香尘”、“管弦”进一步描绘游乐活动之盛,同时又渲染了气氛,使之更表现出盛况空前。
“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
”“水秋千”原指南方在秋千架上翻筋斗跳水的一种游戏,在这实指与此相仿的北方的荡秋千。
突然间,见秋千荡起,才醒悟到原来是清明寒食节。
《天金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筑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玄宗)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
流传民间,使寒食节以秋千为戏。
以此作者可知是寒食节。
短短几句,钿车、骄马、香尘、管弦和飞动的水秋千,组成了一幅“清明寒食天”的宏观景象图。
词的下片写词人追怀京都生活中与一位女郎的一段缠绵往事 。
“花贴贴,柳悬悬 。
莺房几醉眼。
”“莺房”指女子的卧房,“莺房几醉眠”,可见词人与“莺房”的女主人关系非同一般。
“花贴贴,柳悬悬“正表现了两人缠绵的生活。
“醉中不信有啼鹃”,“啼鹃”是悲苦的象征,杜鹃啼血既是悲苦,又是离别的象征。
作者不相信与那位女郎会有离别悲苦之事,不相信会离开她。
但事与愿违,终又劳燕分飞,天隔一方,只能将深深的思念留在京都,直至二十年后还时常想起,江南二十年”即是写此。
词中女郎是谁呢?
有人考证可能是张炎的老相识,杭州歌妓沈梅娇,在此并不再考证,有兴趣的可参阅其他有关资料。
这首词充满作者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为更好地表现那段生活 ,作者择选了《阮郎归》的词牌调,使语句韵味十足,使词调形成一种优美的“节奏流”,语言、情感如流水般自然倾泻,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6674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