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朝代:作者: 周邦彦 体裁:

新篁摇动翠葆。

曲径通深窈。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

浓霭迷岸草。

蛙声闹。

骤雨鸣池沼。

水亭小。

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

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

屏里吴山梦自到。

惊觉。

依然身在江表。

注释注释:此词作于词人任溧水县县令期间。

词中写初夏的一个清晨词人信步庭园所见景色。

全词用笔纵横交错,富于变化 ,富于空间感。

《片玉集》强焕序云:周词“ 模写物态 ,曲尽其妙。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谓此“为知言。

”词的上阕写盛夏的景色,作者勾勒出中山县圃姑射亭的轮廓以及周围的环境。

这是一个令人留连忘返的避暑胜地:碧色的翠竹和幽静蜿蜒的小径,给人清凉舒适的感觉;

成熟的水里,郁郁葱葱的岸草,喧闹的蛙声,这些夏日里才有的典型事物被集中在一起来表现田园生活,别有一番情趣。

“池蛙”,仿佛令人闻到了骤雨前那种湿润的 、带着泥土芳香的气味 。

作者下笔十分巧妙 ,他用“新篁”、“翠葆 ”这类精美的词藻替代了普通的字眼 ,给人留下了新奇的印象。

其写景的方法充分施展了他对色调运用的才华。

作者采用绿色作为主要的基调 ,然后再用暖色加以点缀,又让读者交错地使用视觉和听觉,大大增强了对景色的主体感受 。

词一开头,一片翠绿映入读者的眼帘,接着,又交替出现了“金丸”、“浓翠”等色彩斑斓的词,令人目不暇接。

“夏果收新脆”中一个“脆”字,概括了对丰硕果实的赞叹 ,“金丸落,惊飞鸟”则套用了李白《少年子》中的诗句“金丸落飞鸟”。

随后,又描摹了池蛙的喧闹声,用字选词,锤炼精工。

下阕的前三句写词人居住的临水小院。

作者用“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来点出小亭的所在,既写了水 ,又写了亭 ,水 、亭相映,美不胜收。

“帘花檐影 ”,有的本子作“檐花帘影”。

此处并非实指,“帘花檐影”只不过用来代指他居住的小屋,作者将“浮萍”、“帘花”、“檐影”搅混在一起,就是要用它们构成一幅具有朦胧美的水中图画。

“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是词人当时生活的写实。

从写景到写人,笔锋转得十分自然,“困卧”二字正与“水亭小”相呼应,字面上似乎是从客观环境着眼,然而从全词看,此处恰好是作者情绪的转折点 。

下三句 ,则着重刻画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周邦彦是钱塘人 ,此处的吴山当借指他的家乡 。

作者从“卧”字起笔,因屏风上的画图而梦游故乡,一直写到梦醒后的惆怅,一气呵成,有起有落,曲折宛转。

此词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写景精工,模写物态清新自然。

词中所写“新篁”、“曲径”、“夏果”、“飞鸟”、“岸草”、“蛙声”、“池沼”、“水亭”、“浮萍”等物象,有静有动 ,有声有色,形态鲜明,声色俱佳,是一幅生机盎然,清晰优美的初夏风景图。

词之上片移步换景,富于变化,画面设计精巧,自然完美;

下片气势顿起,活画出人物的活动与心境,抒发了词人的乡思之情和身世之慨 ;

整首词先抑后扬 ,耐人寻味。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6874135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