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偶书

朝代:作者: 王安石 体裁: 七律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注释这是一首咏物诗,字面上是讲自然现象下雨,但诗中却明显地寄托着作者的斗志和怀抱。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是写一场大雨过后,农村中处处是一片欢腾。

“霈然”,是雨盛的意思;

“甘泽”,即甘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雨。

诗中虽然没有说到久旱,但甘雨霈泽,常常用于指久旱时的雨。

而且“南亩东郊”这样的欢欣喜悦,说明这是一场人们盼望已久的喜雨。

“尘寰”,世界。

这里用了一个“洗”字,也含有希望好雨把世界上的恶浊冲洗净尽的意思。

接着,“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是写人们对这场喜雨的热烈反应,当然这也是作者的评价和议论。

大地希望得到好收成,还须依靠物外的力量,物外犹世外,即靠老天爷的帮忙。

老天爷真的给人世间带来了生机。

这里,“天”,“物外”,其实是差不多的意思。

把天的力量作这样高的估价,正说明作者生活在九百年前的封建时代,农业生产还得依靠自然界的风调雨顺。

所以,这样说还是符合实际的。

“霁分星斗风雷静”,雨后转晴,风雷停息,浮动消散,天空中露出满天星斗。

“凉入轩窗枕簟闲”,“簟”,竹席。

雨后新凉,房间中的枕席也令人感到舒适。

到了这里,一共六句,都是写这一场喜雨的过程。

但作者并不是仅仅在写一场雨,而是通过写雨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诗中明显地有所寄托。

这种寄托,在末联中点出:“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诗中也还是从下雨落笔,但主旨已转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

云的进退,是很合时宜的,人间需要雨的时候,它便来到天空下起雨来;

待到下过雨以后,它又立即退到山的那边去了。

现实生活中的人,有谁能象浮云那样地知道进退呢?

读完诗,我们感到,王安石写雨,其实是写他自己。

作为政治家,要象久旱时的甘雨一样,给天下带来好处,干一番有利于万民的事业。

是他对自己的期望。

他做宰相期间,实行新法,企图减轻一点人民的负担,促进生产,富国强兵,种种愿望同他这首诗中的思想是一致的。

此外,诗中也提出要功成身退,象浮云一样:人们需要雨的时候,便来下雨;

下过雨后,就立即归山(辞官隐居)。

功成身退的思想,不是他的发明,许多大诗人都有过这种想法。

但王安石通过云来下雨,雨过云散这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自己的生活理想,是很新颖的。

http://www.richcon.net/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7001751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