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仪真江上夜泊
寒江夜宿。
长啸江之曲。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
酒兴断还续。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释注释:人生之最大不幸,莫过于空有济世之才,而无施展之可能。
在南宋时期,多少志士空叹白发,遗恨而终。
这首词抒发的,即是这种情感。
仪真,即现在的江苏省仪征县,位于长江北岸,这在南宋时期,曾多次受到金兵骚扰。
爱国而且胸怀天下的作者夜泊于此,面对寒江,北望中原,百感交集,借江景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抑和悲愤之情。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
”一个“ 啸”字,就表现出高远境界的,气势不俗。
夜泊长江,江景凄寒,作者伫立江边,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
与“长啸”这一壮怀激烈之情交织在一起,为此词奠定了苍凉雄浑的基调。
接着,作者描绘了江上风高浪急、莽莽滔滔的景象:“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只见狂风卷地,巨浪翻腾,以至惊动了水底鱼龙。
一“卷”一“翻 ”,只觉得气势飞动。
这一幅有声有色、令人惊心动魄的图画,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忧思和不平。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 ”,是一过渡,全词转入下片抒情。
作者的情绪由激昂慷慨渐趋低沉,想借吟诗饮酒强自宽解,然而郁结于心的如此深广的忧愤岂是轻易能够排遣掉的,其结果只能是“吟未足”,“断还续 ”。
是什么在困扰着作者,使他郁闷,心绪难平?
那就是国家的“ 草草兴亡”,即中原的匆匆沦丧。
“休问”,两个字内涵十分丰富。
从这二个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国势衰微已到了不堪收拾的地步,而且表明作者心情极为沉痛。
一想到朝廷对外妥协投降,想到主战派备受压制、排斥、打击,想到自己和许多爱国志士虽满怀壮心却报国无门,不禁悲从中来,心潮难平。
“功名泪,欲盈掬”,既激愤又伤心,词人感叹报国无路,读来使人黯然神伤,并与开篇的“长啸”相呼应。
将当时社会上的那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大众心态,集中表达了出来。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7119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