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梅
千霜万雪。
受尽寒磨折。
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
影也别。
知心惟有月。
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写梅的佳作。
萧泰来,字则阳,号小山。
临江(军治在今江西清江县临江镇)人。
著有《小山集》。
《霜天晓角·梅》是他自况之作。
梅花是一种极有个性的花,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 ”,长期以来,诵咏者多矣,而脍炙人口者则不多见 。
萧氏这篇《梅》词 ,能脱去“匠气”,写出自己的个性,难能可贵。
首句即入韵 。
“千霜万雪”四字烘衬出梅花生活的典型环境。
“千”“万”二字极写霜雪降次之多,范围之广,分量之重,来势之猛,写出了时间感、空间感 ,形象感,数量感。
“受尽寒磨折”一句以“寒”字承上,点出所咏对象:梅。
说梅受尽了“千霜万雪”的“磨折 ”,可见词人所咏是人格化了的梅花,咏物即是写人 ,梅与人相契相生。
“赖是”三句,极写梅花不为恶势力所屈的高尚品格 。
“赖是”即好在,幸是,亏是。
亏是这副天生的铮铮铁骨,经得起霜欺雪压的百般“磨折 ”。
“浑不怕”即“全不怕”,写得铿然价响,力透纸背,表现出梅花之自恃、自信、自矜的神态 。
而“瘦硬”之词,则是从梅花的形象着笔。
因为寒梅吐艳时 ,绿叶未萌,故用“瘦”字报其形;
严霜铺地 ,大雪漫天,而梅独傲然挺立,生气蓬勃,故以“硬”字表其质 ,“疏影”乃虚写 ,美其风致;
“瘦硬”则实绘,赞共品格,二者各具神韵,而传神妙趣实同。
下片以“清绝”二字独立成韵,从总体上把握梅花的特性 ,意蕴无穷,让人回味。
“清绝”之“清”有清白、清丽、清俏、清奇、清狂、清高等种种含义。
“清”而至于“绝”,可见其超脱凡俗的个性。
“影也别”说梅花不仅具有“瘦硬”、“清绝”与“众芳摇落独鲜妍”的品质,就连影儿与众不同,意味着不同流俗,知音难得,自然引出“知心惟有月”一句。
黄昏月下,万籁俱寂,唯一轮朦胧素月与冲寒独放的梅花相互依傍,素月赠梅以疏影,寒梅报月以暗香,由是,其含蕴之深,画面之美,境界之高自然化出,煞是耐人寻味。
最后二句写梅花孤芳自赏、不同流俗的个性。
本来不是春荣的梅花,一腔幽素怎能向海棠诉说呢?
又何必让好事者拿去和以姿色取宠的海棠攀亲结缘呢!
这里借前人“欲令梅聘海棠”之说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梅花不屑与凡卉争胜的傲气,词人借梅自喻的心绪也不言自明。
总之,这首咏梅词是词人有感而发之作。
上下片分写梅的傲骨与傲气。
傲骨能顶住霜雪侵陵,傲气羞与凡卉争胜。
古人总结写诗方法有赋比兴三种,但因题材和命意的需要,有时可以在写法上结合使用。
这首词就是赋与比二种写法综合运用的。
因为在写法上它是以梅喻人。
梅的瘦硬清高,实象征人的骨气贞刚,品质高洁,梅格与人格溶成一片,二者契合若神,由此显出无穷意蕴,耐人玩味。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7124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