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释注释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②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
”唐张籍《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③“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
这里的“谁针线”与“停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衫。
评解此词抒写游子思乡的情怀。
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燕而自伤孤单。
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
末尾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顾。
写尽孤身羁旅的凄凉况味。
通篇缠绵凄恻,委婉含蓄。
--------------------这首无名氏的作品,写的是游子春日感怀。
年年社日,大家都是兴高采烈,连妇女也在此日停了针线活计,结伴出外闲游。
那么,游子的心情又是如何见?
”怎忍见、双飞燕”。
燕子双双,于春社时候飞回旧巢;
游人成双做对,言笑晏晏;
这些都是使他触景伤神的场面。
自己身处异乡,形单影只,又将何以为遣呢?
“今日”句,点出目前正当江城春半,百花争妍。
“一身”几句,写出自己长期飘泊的苦况。
“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这是游子眼中的实景。
实际上也是他黯淡心情的反映。
“已”字与“犹”字呼应,是说不仅已往数年,而且今年仍然流寓他乡,以后如何,那就只好不作思量了。
过片“春衫”两句道出穿着春衫之人的相思之情。
破衣之上满布斑斑泪痕,则游子内心悲苦之情也就可以想见。
结尾几句先写四周景致,旅途小驻,解鞍伫立溪桥岸边,但见夕阳西下,芳草萋萋。
接下去连用三个“无人”,用来突出他内心的苦闷!
繁花似锦,无人同赏,只好借酒浇愁,独酌而又无人相劝,待到醉了,更是无人照看。
三句叠用三个“无人”,使语意分三层宛转道来,将游子的内心活动有层次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7176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