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注释注释: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李清照避难金华,投奔当时在婺州任太守的赵明诚之妹婿李擢,卜居酒坊巷陈氏第。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
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此楼系南朝齐隆昌元年(494),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
峻工后沈约曾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一首《登元畅楼》云:“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
中有凌风谢,回望川之阴。
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
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
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
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
云生岭作黑,日下溪半阴。
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
”并在此基础上又增写了八首诗歌,称为《八咏》诗,是当时文坛上的长篇杰作,传为绝唱,故从唐代起,遂以诗名改元畅楼为八咏楼。
北宋至道年间定今名。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扩建,将沈约的八咏诗勒于石碑。
元皇庆年间(1312一1313)楼毁于火,碑亦不存。
明洪武五年(1372)重造宝婪观,八咏楼废址建玉皇阁,后玉皇阁毁。
万历年间(1573一1620)重建八咏楼。
现存八咏楼为清嘉庆年间(1796一1820)重建,1984年大修。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7646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