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枫林凋晚叶,关河回,楚客惨将归。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
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
绮罗香减,牵起余悲。
亭皋分襟地,难堪处,偏是掩面牵衣。
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
断肠声里,玉箸还垂。
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注释注释:此词写作者离开客居五年的荆州时同当地一位相好的女子分别时的情景,离愁别绪婉然眼前。
开篇即从首途前夕饯宴之后写起。
词中虽未明写“都门帐饮”之事,但从下文“酒醒”字见出。
在一个枫叶飘零的秋晚,抒情主人公就要离开这客居之地而归去,面对山川迢遥,不免情怀凄然。
前三句的情景、意念及“楚客”、“将归”等字面,都有意无意从楚辞《 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这段虚拟送别的文字能增强联想,烘托气氛。
紧接着就写其在苍茫暮色中之闻见 :“望一川暝霭 ,雁声哀怨;
半规凉月 ,人影参差 。
”这里 ,依稀可辨的一行人影,是尚未远去的前来送别的人们,可知其中有一个“她”在,于是“人影参差”四字写景中就寓有无限依依不舍之情 。
这哀怨的 、未安栖或失群的雁的鸣声,与残缺成半的凉月,又成为羁情和离思的象征。
“酒醒后”到上片煞拍,与前数句时间上有一个跳跃而情景暗换,写独处一室清夜梦回所闻见,大致相当于柳词“今宵酒醒何处”一节内容。
词主人公醒来,眼前残烛摇曳,帘幕随见舒卷;
清晰的捣衣声驱散残梦 ,梦想中的“她 。
忽从“我”身边消逝,不禁悲从中来 ,不可断绝。
“凤蜡”字面出于《南史》,史载王僧绰少时与兄弟聚会 ,采蜡烛泪为凤凰;
“泪花 ”指蜡泪 ,诗词多以象征离愁《(杜牧《赠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金泥”指帘幕上的烫金 ;
“绮罗香”指女子衣裙上的香气。
这几句典辞华美,通过环境的富艳反衬人物心境,形出更强烈的孤寂感。
“酒醒后 ”三句先写出刚醒来一刹那的怔忡神态,“ 砧杵韵高”四句继写清醒后的感觉与心情 ,用笔细微入妙。
“绮罗香减”继“残梦”二字吐出,便不只实写与女方的诀别,而兼暗示中宵梦想 ,笔致空灵 。
“牵起馀悲”四字回应篇首“ 惨将归”,又唤起下片追忆,贯彻篇终,有千钧之力。
过片叙昨晚饯别分襟时彼此种种不堪,属用倒叙手法写追忆之情事 。
“亭皋(水边平地)分襟地,难拚处 ”为一层,言临别已觉难以割舍;
“偏是掩面牵衣”进一层 ,写对方呜咽掩泣更使人难堪;
“何况怨怀长结 ,重见无期”,再进一层,说明这是诀别,后会难期 ;
“想寄恨书中 ”四句,以一“想”字领起,写别后相思愁恨之深 ,分从双方著笔 。
“寄恨书中,银钩空满”,说自己纵然是“恨墨”写至“盈笺”,也写之不尽 。
“断肠声里 ,玉筯还垂”,说别时她为我“ 断肠声里唱《阳关》”,流泪想念 ?
至今未止。
而想象对方情状 ,更是反映自己对彼相思之深。
“空”、“ 还”二字勾勒着意。
这种暗密的相思之情,“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一发痴迷沉痛之感慨。
这首词化实为虚,将离情别苦写得回味无穷。
用笔密致,典朴,拙丽,相得益彰。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8468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