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注释其二十(1)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2)。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3)。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4)。
诛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5)。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6)。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7)。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8)。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9)。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10)。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11)。
[注释](1)这首诗以历史的思考为基础,慨叹眼前世风日下,而思慕远古伏羲,神农时的真朴之风,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
(2)羲农:指伏羲氏、神衣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去:离开。
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3)汲汲(jí级):心情急切的样子。
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4)凤鸟虽不至:凤鸟即凤凰。
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平盛世。
《论语?于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
”礼乐暂得新: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后经孔于的补救整理,“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复兴。
(5)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
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
辍(chuò绰):中止,停止。
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
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
逮(dài 代):至,到。
狂秦:狂暴的秦朝。
(6)这两句指秦始皇焚书事。
(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李斯奏书:“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诸守、尉杂烧之。
”(7)区区:少,为数不多。
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
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8)绝世:指汉代灭亡。
六籍:指六经。
亲:亲近。
(9)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
走:奔跑。
不见所问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问津: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注(7)。
(10)快饮:痛饮,畅饮。
头上巾:这里特指陶渊明自己所戴的漉(lù,过滤)酒巾。
《宋书?隐逸传》载,渊明“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
毕,还复著之”。
(11)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
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译文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典籍有何罪?
顿时被焚成灰尘。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酒巾。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8525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