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朝代:作者: 张先 体裁:

垂螺近额。

走上红裀初趁拍。

只恐轻飞。

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

去似杨花尘不起。

舞彻伊州。

头上宫花颤未休。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描绘少年艺妓舞蹈形象的作品。

全词以纤细巧妙的艺术手法,把从起舞到急舞、缓舞以及舞罢的全套舞蹈动作写得层次分明,姿态各异。

上片开篇句,写舞蹈的开始。

“垂螺近额”,指下垂近额角的螺形发髻,这样的发型,说明舞女年纪尚幼,还带几分稚气。

“走上红裀初趁拍”,是说这位舞女以轻快的脚步上场,随即按着音乐的节拍,在红地毯上翩跹起舞。

“走”字,意为疾趋、快步。

这二句抓住舞女的头上装束和脚下动作,描写了舞蹈的第一阶段 。

“ 只恐”二句是从观众眼中写舞女的动作。

这位舞女身轻如燕,急速飞旋,像是要飞到天上去。

词人作为观众,不禁为她耽心,于是想让空中的游丝把她牵惹住。

“只恐”、“拟倩”两组虚词,前呼后应,仰承俯注,设想奇绝,富于诗意。

换头两句,转写舞女的双脚。

她穿着绣有文采鸳鸯的舞鞋,在红地毯上轻快地旋转、跳跃,一忽儿节奏放缓 ,她象杨花一样飘去 ,连一丝儿灰尘也未沾惹。

《伊州》,商调大曲名,唐时来自西北边地。

词至结处,才知道伴奏的乐曲乃是《伊州》,前面所说的“初趁拍”乃是指配合《伊州》调的节拍。

一曲奏毕,舞蹈停止,而舞女头上的宫花还在颤巍巍地摇晃不休。

这样的结尾极有余味,这颤动的宫花,让人仍旧沉浸在舞蹈的意境中,久久不愿醒来⋯⋯。

古典诗词中专以舞蹈为题材的作品不多,本篇则是为数不多的同类作品中出类拔萃之作。

词中以纤细巧妙的笔法描绘舞技的高超,如用游丝、杨花、宫花之类质地较轻之物衬托或比喻动作的轻盈飘逸,使人如亲临亲见,获得了极高的艺术享受。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3362084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