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双龙对起。

白甲苍髯烟雨里。

疏影微香。

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

双鹊飞来争噪晚。

翠颭红轻。

时下凌宵百尺英。

注释注释:原序: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

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东坡爱和僧人交往,喜欢谈禅说法,这首词既是应和尚的请求而作 ,其中透露出禅机。

词前有小序,来介绍这种创作背景。

“双龙对起”,起笔峭拔。

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如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在烟雨中飞腾。

词前两句写古松,写的是想象中的幻景。

词人乍一见古松,即产生龙的联想,而龙是兴风作雨的神物,恍惚中似见双龙在风雨中翻腾。

当时已是傍晚,浓荫遮掩的枝干,若隐若现,极易使人产生烟雨的错觉,故此语似奇幻实真切。

“疏影”句写词人从幻景中清醒过来。

眼见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掩映在一片墨绿苍翠之间,他仿佛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一个和尚,躺在浓荫下的竹床上,正在沉睡。

意境悠然,引人神往。

在如此幽静的环境中 ,一点声响都会特别明显。

作者接下来写:从湖上吹来的风,又清又软;

一对喜鹊,飞来树上,叽叽喳喳。

此处实乃以动衬静,喜鹊争噪并没有破坏清幽之境,因为人世的纷争更能显出佛门的超脱,鸟儿的鸣叫更能显示境界的幽静。

最后一句写景细致入微,静妙传神。

只见在微风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摇动,金红色的凌霄花儿微微颤动。

在浓绿的枝叶之中,忽然一点金红,轻飘飘、慢悠悠地离开枝蔓,缓缓而下,渐落渐近,安然无声 。

过了好一会儿,又是一点金红,缓缓而下。

好一个物我两忘的恬淡世界!

读来只觉禅意涤胸。

这首词的突出特点是对立意象的互生共振。

首先是古松和凌霄花。

前者是阳刚之美,后者是阴柔之美。

而凌霄花是描写的重点 ,“双龙对起”的劲健气势被“疏影微香 ”、“湖风清软”所软化,作为一种陪衬,统一在阴柔之美中。

其次是动与静的对立,“对起”的飞腾激烈的动势和“疏影微香”、“幽人昼梦”静态成对比。

鹊的“噪 ”和凌霄花无言的“下”形成对比。

就是在这种对立的和谐之中,词人创造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虚静清空的艺术境界。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3410139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