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其一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其二哲人伊何?

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

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其三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其四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

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其五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其六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注释[说明这是一首劝勉人们重视和从事农业劳动的诗歌。

诗歌共分六章:第一章写上古先民的朴素生活;

第二章写古代圣君贤臣皆白躬耕,十分重视农业劳动;

第三章写古代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和劳作者勤苦而自逸的生活,第四章写即使贤达之人也勤作于农田之中,众人更不可游手好闲;

第五章旨在劝勤勉而戒懒惰;

第六章说孔子、董仲舒专心学业,不事农耕的行为高不可攀,借以批评那些既不劳作又不进德修业的人。

整首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本农思想,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

但诗中以“哲人”为民之主宰的认识,则是陈旧落后的。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1)。

做然自足,抱朴含真(2)。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3)。

谁其赡之?

实赖哲人员(4)。

哲人伊何?

时惟后稷(5)。

赡之伊何?

实曰播植(6)。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7)。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8)。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9)。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10)。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11)。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12)。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13)。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14)。

相彼贤达,犹勤垄亩(15)。

蚓兹众庶,曳裾拱手(16)!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7)。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18)?

担石不储,饥寒交至(19)。

顾尔恃列,能不怀愧(20)?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21)。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22)。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23)。

敢不敛袄,敬赞德美(24)。

[注释](1)悠悠:遥远。

厥初生民:当初的人民。

厥:其。

生民:人民。

(2)傲然:逍遥自在的样子。

做:同“敖”,游戏,闲游。

自足:指衣食自给,犹言丰衣足食。

抱朴:本于《老子》:“见素抱朴。

”襟怀质朴、朴素。

含真:秉性自然、不虚伪。

(3)智巧:与上文“朴”、“真”相对而言,指狡诈与奸巧。

资待:赖以为生的生活资料。

资:资给,给济。

待:需求。

靡因:无来由。

即没有来源。

没有依靠。

(4)其:语助词。

赡(shàn 善):供给,供养:使充裕。

哲人:旧时称才能见识超越寻常的人,即贤智之人。

(5)伊何:是谁?

伊:语助词。

时惟:是惟,即是为。

后稷(jì记):相传为虞舜时的农官,始教民耕种。

(6)赡之伊何:如何使民富足呢?

植:种植。

(7)舜、禹:远古时的君主。

躬耕:亲自耕种。

(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

”稼:播种五谷。

墙(sè色):收获谷物。

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 (8)周典:指《尚书》中的《周书》。

八政始食:《周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把,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食列第一,故曰“始食”。

(9)熙熙:和乐的样子。

《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令德:美德。

猗猗(yī衣):美盛的样子。

《诗经?卫风?淇奥):“绿竹猗猗。

”这里指茂盛的禾苗。

原陆:指田地。

田野。

(10)卉(huì会):草的总称。

穆:淳和,温和。

《诗经?大雅?蒸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清穆:即“穆清”,喻清平之时。

(11)纷纷士女:众多男女。

趋时:指赶农时。

竞逐:你追我赶。

(12)宵兴:指天未亮即起身操作。

宵:夜。

野宿:宿于田野。

以上四句写农人紧张的劳动情景。

(13)和:和风。

泽:雨水。

这两句说,时令节气容易过去,和风泽雨不会长久。

意思是劝人抓紧农时。

(14)冀缺:春秋时晋国人。

初,安贫躬耕,后为晋卿,理国政。

携俪(lì丽):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是说冀缺在田里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夫妻相待如宾。

俪:配偶。

沮溺结耦(ǒu偶):《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长沮、桀溺,代指春秋时的两位隐士,他们结伴并耕。

(15)相(xiàng 向):视,观察。

彼:他们,指冀缺、长沮、桀溺等人。

贤达:旧指有才德、声望的人。

勤:指勤于耕作。

(16)蚓(shěn 审):何况。

兹:此,这些。

众庶:一般百姓。

曳(yè夜)裾(jū居)拱手:犹言“袖手”,把两手放进衣袖里,曳:拖,拉。

据:衣袖。

拱手:两手相合。

这句形容人们懒惰、闲散的样子。

(17)此二句本《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huì愧)。

”民生:人生。

匮:缺乏,不足。

(18)奚冀:何所希望,指望什么。

(19)担。

石:皆米谷的容量单位。

(20)传(chóu 仇)列:同伴,指那些勤于耕作的人。

(21)孔:孔子。

耽(dān 担):沉溺,迷恋,喜好过度。

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

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

《论语?子路)记载,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待樊迟出,孔子便讥讽他:“小人哉,樊须也。

”鄙视他胸无大志。

(22)董:董仲舒,汉代学者。

田园不履(lǚ吕):《汉书?董仲舒传)说他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有三年没到园中去。

履:踩踏。

(23)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24)敛(liǎn 脸)袄(rèn 任):犹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译文]遥远上古时,当初之先民;

逍遥自在衣食足,襟怀朴素含性真。

狡诈奸巧一旦生,衣食乏匮成艰辛。

谁能供给使充裕?

全靠贤达之哲人。

哲人知为谁?

其名曰后稷。

后稷何以使民富?

教民耕田种谷米。

舜帝亲自耕垄亩,大禹亦曾事农艺。

周代典籍早记载,八政排列食第一。

先民和乐美德崇,田园禾稼郁葱葱。

花草树木皆茂盛,于时清平送和风。

男男女女趁农时,你追我赶忙不停。

养蚕农妇夜半起,农夫耕作宿田中。

时令节气去匆匆,和风泽雨难留停。

冀缺夫妇同劳作,长沮桀溺结伴耕。

看看这些贤达者,犹能辛勤在田垄。

何况我等平常辈,焉能缩手入袖中。

人生在世须勤奋,勤奋衣食不乏匮。

贪图享乐自安逸,岁暮生计难维系。

家中若无储备粮,饥饿寒冷交相至。

看看身边辛勤者,内心怎能不羞愧!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视樊须问耕田。

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不曾践田园。

若能超脱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贤;

怎敢对之不恭敬,当颂礼赞美德全。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3810434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