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春水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
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
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校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
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
馀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
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写春游水滨的咏物词 。
词风较为典雅,文辞较华丽,写春水时不粘不脱,使其活灵活现。
词人对春水观察得细致入微,下笔极工,略加典故点题,故被人称之为“绝唱千古”。
全词首以咏西湖湖水起笔。
“波暖绿粼粼”,点出了“春水”题目。
湖光粼粼,绿波荡漾,弥漫着春的气息 ,透出了春日温煦之意 ,写春水溶泄之状。
“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 。
”写燕归苏堤 。
前句写“春”字,后句暗写湖水(苏堤在西湖)。
“鱼没浪痕圆”使人如见鱼儿没入湖水,水波起伏之状。
这里写景极妙,用工极细。
张炎以“燕飞来”勾引起“鱼没”之句,表意极妙。
“ 流红去 ,翻笑东风难扫”实仍扣“春水”二字。
表面是说:湖水带走了缤纷狼藉的落花,湖水要嘲笑东风之无法吹净残瓣也。
其实还是在形容春光之阑珊与湖水之浩渺。
春光骀荡、落红纷披的时候,西子湖里,游舟如织,断绝不通的水滨中,和荒僻的小桥下,也时见有小船从柳阴深处翩翩撑出。
词人在这里给西湖春日胜景作了很好的一个素描。
第二层“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始咏池水。
南朝谢灵运有诗云:“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张炎借用旧典,翻出新意。
意谓今日池塘长满青草,恰似当年谢氏诗中所表达梦中之意境,这里虚写实景把眼前所见之实境 ,引入梦幻所感之虚境。
增填了诗意的朦胧感和美丽的联想。
杭城除西湖之外,还多“池塘”,是多水之乡,如涌金池、圣母池、白龟池、金牛池、龙母池等等 。
先写过苏堤“湖水”,再写“池水”,亦以补足 ,“春水”之无处不盈也。
下一层咏溪水。
“流出空山。
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
”由湖水溯源写溪水,由湖光引出山色。
湖光山色,构成了西湖美不胜收的佳景。
词人下笔也很雅丽。
它并不直接写“溪水”,而是描写溪水周围前后的景物:云和、山空、花香。
由此引出溪水,意境很美。
“年年”指今年之游已非往年之游,今年之水载流红亦非往年之水流花落。
“新绿乍生时”句下转入第四层的感怀旧游上来。
张炎等“西湖词友”,曾在西子湖畔结社游赏。
但现今却都分散四方。
“茂林觞咏”借王羲之千古篇《兰亭集序》中“茂林修竹”,“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情。
”“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
盛时难再,令人感慨系之矣。
“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
”令人不禁怀念起旧时相聚于其下的碧桃树了:“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目触韶景而伤感,光阴之易逝,是文人骚客常咏之情。
张炎是“西湖诗(词)社 ”中的一位著名词人,这首《南浦·春水》词,就是他的成名之作,还因此而获得了一个“张春水”的佳名。
临安贵宝生活,是在风花雪月中度过。
加之西湖乃独有之胜景。
要写西湖之美,要选春季发“桃花水”的当口。
在波光潋滟,绿柳飘拂的境况下,自然勾起了词人们多么浓郁的才思和丰富的想象。
此词的佳处并不在于寄托什么深刻的情志,而在于它文辞的优美,以及词风的婉丽清雅。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4213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