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慢/采桑子慢 双清楼

朝代:作者: 吴文英 体裁:

空濛乍敛,波影帘花晴乱。

正西子、梳妆楼上,镜舞青鸾。

润逼风襟,满湖山色入阑干。

天虚鸣籁,云多易雨,长带秋寒。

遥望翠凹,隔江时见,越女低鬟。

算堪羡、烟沙白鹭,暮往朝远。

歌管重城,醉花春梦半香残。

乘杯对影,云海人闲。

注释注释:南宋时,西子湖以“销金锅子”著称,所以成为文人墨客们觞咏流连之地。

吴文英即为其中之一。

对此,郑思肖《玉田词题辞》中曾有“互相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绣山水犹生清响”的描述。

可惜的是大好湖山,就在这回肠荡气的玉箫声里被无情地断送了。

吴梦窗的这首《丑奴儿慢》是较有深刻的思想性并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一阕 。

这里 ,不仅给西湖作了娇艳的写照,而且也反映了当时许多人醉生梦死的生活 。

上片,从雨后风光写起:空濛的雨丝刚刚收敛,凉风轻吹,荡漾得帘花波影,晴光撩乱。

这一如诗如画的美景,已极浓丽。

再以西子梳妆楼上,青鸾舞镜作比拟 ,更凭添了诸多异样藻彩 。

西子比西湖的山水 ,青鸾舞镜比西湖,是比中之比。

上面用了浓笔,“润逼风襟,满湖山色入阑干”二句,换用淡笔。

它不仅将上文所渲染的雨气山光,一语点醒,而且不经意地透示披襟倚阑 ,此中有人。

“天虚鸣籁,云多易雨 ,长带秋寒”三句,凝炼细腻,写的是阴雨时节,给人以秋寒的感觉。

下片扩展到隔江相望的对岸,以低鬟越女比拟隐约可见的隔江山翠。

接着把自己所企羡的暮往朝还,来去自由的烟沙白鸟,跟沉醉于重城歌管中的人们作一对照。

在万人如海的王城里,这种人不在少数,词人用“醉花春梦半香残”作嘲讽,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最后笔锋一转意想突然飞越,乘风邀月,对影高歌,云海即在人间。

词人本身高朗的襟抱,跟醉花春梦者流,又形成一个鲜明对照。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561211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