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汎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注释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撰田舍获(1)[说明]丙辰岁是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陶渊明五十二岁。
诗人自归田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
其劳作是勤苦的,生活是贫困的,但诗人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安慰,这首诗就着重表觊了这种情怀。
诗中写景形象生动,有力地烘托并体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波动。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2)。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3)。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4)。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5)。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6)。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7)。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8)。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9)。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10)。
遥谢荷ò翁,聊得从君栖(11)。
〔注释〕(1)下潠(xùn 迅):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
田舍:指田间简易的茅舍,可供临时休息、避雨之用。
获:收获。
(2)依:依靠。
稼穑(sè瑟):指农业劳动。
稼是耕种,穑是收获。
戮(lǜ陆)力:尽力。
东林隈(wēi 威):指下潠田所在的地方。
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角落。
(3)春作:春耕。
负所怀:违背自己的愿望。
(4)司田:管农事的官,即田官。
眷:顾念,关注。
有秋:指秋收,收获。
《尚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寄声:托人带口信。
与我谐:同我的想法相一致。
谐:和合。
(5)饥者:渊明自称。
初饱:刚刚能够吃上顿饱饭。
这两句是说,经常挨饿的我,为吃了顿饱饭而非常高兴,早早起身束好衣带,等候天亮去秋收。
(6)扬揖(jí及):举桨,即划船。
泛:浮行,指泛舟。
清壑(hè贺):清澈的山间溪流。
壑:山沟。
(7)郁郁:录本作“嚼嚼(jiào 叫,洁白貌),今从诸本改。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闲且哀:悠缓而凄凉。
(8)悲风:指凄厉的秋风。
爱静夜:谓好在静夜中呼啸。
晨开:指天明。
(9)曰:语助词,无意义。
此:指农业劳动。
三四星火颓:指经历了十二年。
三四:即十二。
星火:即火星。
颓:下倾。
每当夏历七月以后,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下倾。
下倾十二次,即经历了十二年。
(10)姿年:风姿年华,指青壮年。
事:指农耕之事。
云:语助词,无意义。
乖:违背,违弃。
(11)荷ò翁: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注(7)。
聊:姑且。
栖:居住,指隐居。
〔译文〕贫居糊口靠农务,尽力勤耕东林边。
春种苦辛不必讲,常恐辜负我心愿。
田官关注秋收获,传语同我意相连。
长期挨饿喜一饱,早起整装待下田。
划动船桨渡平湖,山间清溪泛舟还。
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缓声哀怨。
悲凉秋风夜呼啸,清晨林间鸟唱欢。
我自归田务农来,至今已整十二年。
华年已逝人渐老,依旧耕耘在田间。
遥遥致意荷ò翁,姑且隐居为君伴。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598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