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二疏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还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馀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闾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馀年,遑恤身後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注释[说明]这首诗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
参见《咏三良》说明。
二疏,指疏广与疏受,汉宣帝时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人。
疏广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任太子少傅,任职五年;
疏广认为名已成立,不离去恐有后患,便与疏受一道辞职还乡。
当离去时,公卿大夫等送行者车百辆,观者皆叹日:“贤哉二大夫。
”皇帝和太子送给二疏很多财物,他们还乡后便以赐金日与亲友宾客宴饮共乐,而不留金为子孙置办房屋田产。
事见《汉书?疏广传》。
这首诗就是颂扬二疏的行为和品德,从而表现出诗人的志趣所在。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1)。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2)?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3)。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4)。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5)。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6)!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7)!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8)。
促席延故老,挥筋道平素(9)。
间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10)。
放意乐余年,逞恤身后虑(11)!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12)。
[注释](1)大象:指天,大自然。
《老子》:“大象无形。
”又:“执大象。
”王弼注:“大象,天象之母也。
”转:运行。
这两句是说,正如自然运行、四季更替一样,功成者亦自当迟去。
(2)借问:请问。
衰周来:自东周末期以来。
趣:旨趣,意旨,道理。
(3)游目:随意观览,这里是放眼、回顾的意思。
复:再,恢复。
此举:这种行为,指“功成者自去”。
(4)高啸:犹高歌,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长揖(yī衣):旧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或道别的礼节。
《汉书?高帝纪上》:“郦生不拜,长揖。
”诗中是指辞谢。
储君傅:指太子大傅与太子少傅的职位。
储君:太子。
(5)饯(jiàn 荐)行:以酒食送行。
倾:尽。
华轩:华贵的轻车,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
盈:满。
《汉书?疏广传》:“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指饯行),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
”(6)余荣:剩下的荣华。
即指二疏所辞去的官职俸禄。
(7)胜:盛大,佳妙。
贤哉岂常誉:《汉书?疏广传》:“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
’或叹息为之下位。
”常:普通,一般。
(8)厌厌(yān 烟):安逸、安祥的样子。
《诗经?小雅?湛露》:“厌厌夜饮。
”毛传:“厌厌,安也。
”阎里:乡里。
近务:眼前之事,指日常平凡的事情。
(9)促席:接席,座位靠近。
表示亲近。
延:邀请,挥觞:举杯,指饮酒。
道:叙说。
平素:指往日的事情。
(10)问金终寄心:指疏广的子孙托人间疏广,给他们留下多少钱财以置办房舍田产。
寄心:藏在心中的想法,关心。
清言:指疏广所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等语,参见《杂诗十二首》其六注(7)。
晓未悟:晓谕不明白的人。
(11)放意:纵情。
余年:剩下的岁月,指晚年。
遑恤身后虑:哪有闲暇考虑死后的事。
遑:闲暇。
恤:忧虑。
《诗经?椰风?谷风》:“遑恤我后。
”笺:“追,暇也。
恤,忧也。
”(12)其人:指二疏。
道:做人之道,指清操。
弥:更加。
著:显著,昭著,指广为人知。
[译文]天地四时自运转,完成功业当归还。
请问东周未世后,几人能把其意传?
放眼汉代朝廷内,二疏举止可称赞。
欢快高歌返故乡,告别太子长辞官。
皇朝官吏皆出送,华贵轻车填路问。
悲叹之情为送别,荣华富贵岂足恋!
德操高尚感行人,贤哉之誉岂一般!
乡里安逸相聚欢,经营之事不简单。
邀来故老促席坐,饮酒共将往事谈。
儿女关心遗产事,疏广晓谕出清言。
纵情享乐度余年,死后之事不挂牵。
谁说二疏已亡去?
日久其德更粲然。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66033310.html